《八佰》观影心得体会1000字 读后感作文收录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17日读后感评论101 阅读1583字

电影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艺术出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电影是生活与艺术的缩影,一部电影,一部人生,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能给我们带来许多的顿悟与人格上的升华,或许,总有一部电影能直击你的心扉,影片中的一句话,一个场景,都会在你心里驻扎良久。所以,我向大家推送一部直击我的心扉的影片吧!

《八佰》2020年8月21日上映,该片取材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着一个战争年代,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站区88师524团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的故事,或许有许多人说这是国民党的故事,如今国共两党的国际形式不值得提倡,但中国的抗战胜利,是离不开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有许许多多的烈士虽各分党派,但都是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八佰》是我在电影院中唯一看哭的一场电影,“舍生取义,儿所愿也”相信看过的小伙伴们都会被那场“跳戏”所感动,“儿不孝了”,“湖北通城李满仓”,士兵们绑着手榴弹,从6楼跳下,穿透钢板,与日军突袭小队同归于尽,不禁让人感叹:“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猖!”10月26日外国记者来到四行仓库,似乎想说服谢晋元放弃抵抗,因为抵抗是无意义的,但中国军人岂是贪生怕死之徒,毅然回决,当时谢晋元手下只有400多余人,当记者问的守有多少人时,为了自壮声势答复“八百人!”从此“八百壮士”名声由此而来,并会抗战到底,宁死不屈,决定与日军决一死战,得到了全国军民的一致呼声!但,或许那个时代就是黑色的......因为国民党高层让他们驻守四行仓库不过是让他们给西方列强表演的一场戏而已,为了得到列强的支持,来牵制日本,结果可想而知西方列强根本不管不顾,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从中捞的更多利益,外交的结局只有失败......当四行仓库的守军高升国旗,表达中国人永不退缩的决心时!却接到蒋介石一个可笑的命令“撤退!”谢晋元不断回复四行仓库工事坚固,弹药充足,粮草充足可以一战,但在蒋介石再三令下,谢晋元只能挥泪执行,率领孤军,面对日军的阻截退入租界,但成功退进租界后,却遭到软禁......最终谢晋元也被卖国贼所刺杀在“监狱”中......一代民族英雄,没有死在战场,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上,多么可悲凄凉啊。

片中有些片段的镜头不断的给了一匹白马,我觉得它代表着希望与成长。它始终围绕着小湖北与小七月两个孩子张开,也暗示着祖国的少年正在从战争中不断成长,像白马一样从最初的惊慌,迷茫逃跑,在到最后的独当一面,也就是祖国的希望。电影中也借鉴了许多三国元素,河岸戏子唱的就是“长坂坡赵子龙”在李晨饰演的一个山东老兵身上,一直随时带着赵云的皮影,因为他觉得关二爷讲的是兄弟情谊,可赵子龙不一样,他护着国了!正如网友们的评价:我们那是关二爷,但他们都是赵子龙,独身一人,一骑当千,在敌人中杀个七进七出!影片的最后一名叫老铁的军人在楼顶耍刀唱戏,唱的正是“黄忠定军山”的桥段,这段戏讲的是黄忠斩杀夏侯渊的故事,正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写照。每到中华民族陷入危机时刻,总有勇士站出来,为了民族的存亡,而以命相搏,正如基辛格所说的“中国人总会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八百壮士”再次提醒我们,幸福是要靠自己斗争来的,只有自己的奋勇拼搏,才能让民族的解放与和平,乞求他国帮助是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正是有向“八百壮士”那样的中国军人才有我们今天。

最后,让我们要牢记历史,以史为鉴,中国人从来都是独立自主,靠自己拼的一方天地,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流传至今的,而当今国际形势下,又有许多列强,想让中国臣服,但中国已经不在是甲午中日战争时的中国,不是那个任人分割的中国,不乞求怜悯,而是像八百壮士那样奋勇抗争,“舍生取义,儿所愿也!”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定将这份和平守护下去,吾辈当自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猖!(汪智伟)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