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范文2000字 读后感作文收录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17日读后感评论60 阅读2607字

你若问我希望何来,我也不知,我想或许活着便是希望。——题记

爱《将进酒》的豪迈,爱《繁星•春水》的温柔,爱《哈利•波特》的梦幻,爱《草房子》的纯美……

可《活着》,我不敢爱。

笔与纸,轻微的摩擦声,双手几乎微微颤抖。我不敢想,也不愿想,“活着”二字,生生的,却又平凡的,烙印在我心头。

我不知,落笔而成的文章,俗,抑或不俗。可一个孩童,要谈生死,谈活着,谈余华的笔触,不敢想象。然而我要谈,我以我幼稚的心,寻觅,体味,那在文字下深深的意味。

那个老人叫徐福贵,初读,俗不可耐四字,涌上心头——命运多舛。

不知为何,我又拾起。再读。心生怜悯。

我开始好奇。余华,福贵,大跃进,文革,二战……哲学性,历史性。第一次,对历史有了好奇心。

反复,反复地读,书的边角翘起。

福贵。终其一生,他的生命贯穿了许多在历史卷轴中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这与他无关。又或是,有人轰轰烈烈,有人凄凄惨惨。历经了那么多,失去了那么多。

苦难的一生啊,可悲,可笑。倾家荡产是他的错,可在命运面前,他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亲人逝去……

孑然一身,老牛相伴——福贵晚年生活的写照。然而福贵笑了。他赶着牛,唤着至亲的名,笑着和所有人讲他的一生。

丰衣足食,或许这样的生活,福贵想都不敢想。

曾几何时,他也是做少爷的。可花天酒地的他,在赌场上输光了家产。何尝未幻想过东山再起,战火却烧起来了。硝烟弥漫到了福贵身上,他上了战场。真是命好,真是命好。炮弹擦着他过,也没打着他。福贵平安归来。

福贵,妻子家珍,儿子有庆,女儿凤霞。日子虽然穷了点,但好像在一天天好起来。

大跃进,大炼钢铁——时代的脚步。制度都在改变。人民公社成立了,各家各户的炊具被收走了。前路仿佛一片光明。饥荒,猝不及防地来了。斗米千金,人们瘦骨嶙峋。就像熬粥那样,福贵熬过去了。总算要清净了。

县长夫人生产要输血,只有有庆的血型能配上。医生给有庆抽血。可他……只是个孩子啊。他的血被这样一管一管地抽,抽得一滴都不剩。有庆死了。福贵不敢告诉自己的妻子。家珍心细,又怎会不知道。好在还有凤霞,虽然又聋又哑,可也找到了如意郎君——二喜。凤霞很幸福。转眼间,她要做母亲了。一个冬日,福贵抱上了外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日子,来啦。可凤霞突然大出血,止也止不住。凤霞走了,做娘的家珍也走了。好在还有女婿和孙子。爷爷福贵,父亲二喜,孙儿苦根。二喜在城里做搬运工。干这行,稍不留心就会有个磕磕碰碰。可丢了命的,只有二喜。

徐家的人都命苦。福贵领着苦根回了村里。苦根发高烧。福贵给他煮了半锅豆子。从田里回来,福贵看到了苦根——那个嘴唇发青瘫在床上的小人儿。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真是苦,平时就连豆子,他也难得吃上。福贵怨自己又老又蠢,害死了苦根。这时的福贵,已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故事差不多结束了。

余华真是残忍,真的是残忍。他给予阳光,给予希望,然后再猝不及防地降临苦难。那是不可抗拒的苦难。那是宿命轮回里的一切注定,不可逆转。福贵注定一生坎坷,却不得不坎坷一生。

在有庆死后,书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没有一个字写悲痛。可这样让这些文字静静地躺在那儿,静静地读,你会发现,满心悲痛。那些盐哪是撒在路上,是撒在了富贵的心上啊!那是把他的心一层一层剖开,再一层一层撒满了盐啊!

这就是余华。他的笔触细腻而粗犷,不写苦难,不写悲痛,可一个人静静地读,满心悲痛。

我不敢说自己经历过生离死别,经历过像富贵那样的苦难。但在福贵的身上,我依稀看到了外公的影子。那个老人叫成才。至今已在人世间度过了九十一载光阴。那些事,他都经历过。亦是生不逢时,可他比福贵幸运得太多太多。祖上有一份繁盛的家业。他饱读诗书,找到了同样知识渊博的妻。他很幸福。十几年间,迎来了八个儿女。抗日战争,他们平安无事。文化大革命,那是个疯狂的年代。人们批斗,游行,冠之各种各样的罪名,以武力征服,反对从来不敢反对的一切。外公落得了“地主”的罪名,几乎不敢想象,那样非人的折磨,他竟然挺了过来。他没有失去太多亲人。只是三姨妈早早病逝。外婆在十几年前离开了人世,我素未与她谋面。后来的日子变得美好。

如今,他安然地住在故乡的小木屋。晨起,一杯温热的牛奶,读报纸,听电台,赶鸡喂鸭;日落,早早入睡。练就一手毛笔字,过年会帮乡亲们写春联。

外公佝偻着身子,满脸皱纹布满沧桑。可他认得每一个儿女,他笑着和他们谈话。那张慈祥的笑脸,珍藏在记忆的深处,却从不曾忘却。

相较于福贵而言,这样的苦难似乎太轻了些,可外公是又何尝不曾在一个个深夜里泪水涟涟。

后来福贵没有了泪水。是他薄情了吗?不。命运生生地逼得他对曲折的命运,对亲人一个接一个的逝去,甚至对死亡,麻木了。

福贵孤独地活着。

活着。一呼一吸让人感觉活着,一哭一笑让人感觉活着。对于福贵来说,活着,就要忍受一切命运的不公。这样的绝望,也只有福贵能笑着走完余生了吧。

中国有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知福贵是不是这样想。人活着,总得有些希望。余华就是这样,给予希望,然后再将希望彻底粉碎,然后再给予希望……

我想就是这种微小的希望,让福贵一次一次的走下去。那微小的希望——也许是在战场上硝烟弥漫中的绝处逢生,也许是有庆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分给福贵的糖果,也许是凤霞穿着嫁衣裳那天脸上的笑容……

只要活着,一定会有希望吗?一定。一定!

我不知余华为何落了笔,可它值得每一个处于低谷的人读。哪怕万念俱灰,读着这本书,从心底涌上来的,不仅是五味杂陈的悲痛,更是希望。真的想不到,这世界上还有何人的遭遇,像福贵那样坎坷。翻过所有书页,回味福贵的一生。他所经历的,可比自己惨多了。福贵比许多人都惨多了。

我们是去和福贵比惨的。

我不敢说自己的经历有多丰富,可我想我可能经历过所谓的“低谷期”。一些误会,一些人,一颗敏感脆弱的心。我想,那时我的感受,就是被针对的滋味。日日梦魇。躲到无人的角落里悄然落泪。几近崩溃。

我忽而想起《活着》——它正躺在角落里堆灰。一个下午。四处无人,紧闭房门。手指翻开书页,时而笑着,时而沉默着……

命运那么悲惨,福贵都能活下去,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于是,我坦然。那是很久以后第一次拉起她的手,我们哭着笑着。误会解开,阴霾消散……

这一切的一切只能说明,福贵本身就是一种希望,或者说,活着就是希望。

《活着》亦是希望。(廖诗涵)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