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2000字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2月19日读后感评论63 阅读2093字

用了半个月时间,终于读完了一遍《围城》。这本明星小说,我直到48岁高龄才第一次读。虽然很遗憾读得太晚,但终究还是读了。读的目的,是奔着品读其语言的精彩去的。开始还准备了一个本子,特去抄其中的类比。可是真正读起来后,才发现,这里面精彩的类比,多得我根本抄不了。几乎是每一个描述性的句子,就有一个类比或者比喻,简直就是类比的教科书、数据库,句句精彩、幽默、智慧,时而让人深思,时而让人大笑,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想象出来这么多类比的。

书里最著名的类比,就是把婚姻比作围城,简直就是一绝。这就是才华实力的体现吧。难怪作者一出手,就吧自己唯一的一本小说写成了经典中的经典。

婚姻为什么是围城?

我的理解有三:第一,婚姻有约束。走进之后,双方就要承担责任和义务,就要受到各方的约束,让渡很多的自由,就像被城墙圈起来一样,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第二,婚姻可解散。进去后不满意,实在过不下去,也不是无路可走,完全可以选择走出城门,重过自由生活。

第三、婚姻是私域。夫妻之间的相处对外人来讲,一般是不可见其真实面貌的,他们往往顾及面子,是苦是累,都不便与外人道。就像城里的面貌,外面的人一般也是看不见的。

也许就是因为有了这么形象而著名的类比,人们对婚姻变得更加忧心忡忡,自然选择起来,也变得更加谨慎小心,也更需要决心和勇气。通过小说,提醒人们对婚姻能够谨慎选择、认真对待,相互尊重,当然是大好事。所以,从这角度望过去,这本小说也应该成为经典名著。

小说里,主人公方鸿渐和他的妻子孙柔嘉,在婚前是没有什么思考和顾虑的,好像就那么随意地,甚至是稀里糊涂地就冲了进去。

特别是方鸿渐,明明知道自己对孙柔嘉是没有什么热烈的感情可言的,只是不讨厌罢了。可是在被人起哄的情况下,他竟然爽快答应订婚。订婚后,他在内心里其实也有过盘算的:对唐晓芙的爱太浓烈了,受不了,对孙柔嘉的感觉淡淡的,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是顶舒服的。

孙柔嘉呢?也只看到了表面上的方鸿渐。他嘴皮子不乏厉害之处,经常讲出一些非常精彩的句子,获得大家的认同。心里也很有计谋,从买文凭时的精明就可以看出一二。再加上又是留过学的洋学生,家景至少不差,肚子里喝过洋墨水,估计也有点货。也许就因为这几个原因吧,方鸿渐一直都很受女孩子们的欢迎,那么故作高傲优雅的苏小姐对他也是掩饰不住的喜欢,学校里的刘小姐估计也愿意嫁。唐晓芙、孙柔嘉都是喜欢他的。

可是双方到底真正是什么样的人,双方的家庭到底又是什么样子,方鸿渐和孙柔嘉俩都不清楚。订婚后,其实也很平淡,甚至也有争执,但他们都没有重视,以为恋爱结婚就是这样的。方鸿渐心里还自我安慰:妻子有主见,承蒙她用心思去喜欢他,而且下决心跟着自己一并辞职,说明看得起这自己,应要更怜惜她。所以在朋友的怂恿下,他们未加犹豫,就直接闪婚了。

双方的不了解,成了他们一结婚就陷入争吵不休的真正起源。婚后的相处,却又都是挑战。

两方的家庭、亲友之间,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鸡毛蒜皮,似乎都是隔阂,本来就很不深的感情,又被消耗太多。

夫妻之间相处,发现也不必要顾及太多。他们就像“抢了一根绳子,尽力各拉一头”,一开始一个硬,一个还松点,到后来,干脆都不相让,凭个性张扬表现。孙柔嘉,真是吵架的高手,一句一个事实,一句一个道理,一句一个嘲讽,都是自尊级别的精准刺激,心里想着的是以此激发出丈夫男子汉的气概,认清现实,发奋图强。

可是男人的自尊受伤后,只会变得更加不堪。妻子的态度,把骨子里本就不自信,小家子气、还清高、要面子、不服气、爱牢骚的方鸿渐,气得不得了,他根本咽不下这口气,既不冷静,也不大度,而是不依不饶地回击,以赢得一个胜利的脸面。最后加上时事的苍凉、生存的艰辛,妻子和姑妈乃至用人的言语,他统统看成侮辱。方鸿渐终于彻底地爆发,不顾一切地发了一顿大脾气,离家而去。但又冷又饿又没有钱的他,能逃到哪里去?只有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方鸿渐也许后悔过:和妻子要好好谈,不要再吵了。孙柔嘉在家里也一定曾久等过:希望丈夫不要意气用事,好好地工作生活。

方鸿渐回家了,孙柔嘉走了。

故事的结局,是开放性的。他们有重归于好的可能吗?即使好了一阵子,又能够过一辈子吗?相信每个读者心里都有一个答案。

杨绛先生反复强调,小说的情节纯属虚构,人物也是捏造。可是读者们却分明觉得小说里的人物性格、人情世故、婚姻场景竟是如此真实,每个人几乎都能从中找得到自己个性和人生的影子。

这应该就是《围城》的最大魅力之处吧,它写出了人世间的各种实相,写出了“对人生的讽刺与感伤”,更写出了婚姻里夫妻的困惑和无奈。

昨天恰又刚好参加了一场婚礼。一对新人在父母亲人朋友的祝福中,热热闹闹地,满怀憧憬地走进了婚姻,真心祈祷他们能够牢记说出的誓言,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迈向人生新阶段。脑子里却又不断闪现着小说里的情景。那一刻,心里有一个念头,希望他们都来认真读一读《围城》,特别是把后面婚姻里夫妻相处的场景当做一个反面的教程,吸取经验教训,绝不做像方鸿渐和孙柔嘉那样相处的夫妻。

其实何止是这些年轻人们要读《围城》,我们这些在城里呆了几十年的中老年人,难道不也要吸取教训,用极大的真诚,尊重好另一半吗?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