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有沉浮,劈波斩浪闯出关,久未动笔,但求形散神聚,剧情触动,实乃天成偶得。
久思而作,当以男主旁白开篇:大江大河奔涌向前的态势,不是任何险滩暗礁能够阻挡的。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面对艰难险阻,我愿意,为之奋斗。我格外珍惜这个时代,所有的变化都可能伴随着痛苦和弯路。我有幸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的时代。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可阻挡。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这应该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写照吧,靠着一股革命者的勇气,劈波斩浪,闯出狭小水域汇入海洋。我们赶上了中国百年来,国运蒸腾日上的时代,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宋运辉
以上是宋运辉在大江大河结局中的独白,电视剧有结局,历史的长河却仍在奔腾不息,同样奔腾的,还有我的思绪……
这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电视剧目前已斩获诸多大奖,除了对改革开放主旋律的讴歌,我认为还源于它内在的某种张力,直至看完整部剧,我终于稍稍明晰这种感动人心的力量来自哪里。就像感动几代人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一样,这部剧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剧中人物面对历史转折时的勇气。
时代的答卷从来就没有现成的答案,所有想改变命运的人都需要带着勇气去过河,河道深浅、何处激流、何处险滩、何处漩涡,谁也给不了答案,只有摸着石头先行先试。
历史的进程中,先行者总少不了嘲讽,但真正闯滩成功者,历史自会给其敬意,只留对岸的嘲讽者依然陷在生活的泥泞里。是的,他们没有对错。是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搭上时代进步的列车。命运的丛林里光照不均,有的是不同的机遇、能力、禀赋、运气,有雄狮也会有蝼蚁。但这篇文章的初衷绝不是歌颂成功者,而是分享一些感悟给同样不想辜负这个时代的年轻者。
虽然我们的内敛文化总不允许我们脱离柴米油盐去谈理想,但若在生活的中忘记远方,或许终将与泥泞为伴。
上一个时代赠予年轻人的是推着车子卖饮料成为首富的宗庆后,从教师队伍辞职卖饲料的刘永好,因私办辅导班被开除的俞敏洪。而今,这样的成功故事再也难以在这个时代重现,我们感受到的往往是几十年的房贷、飙升的物价、学历的贬值、职场的中年危机、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前后对比,我们不可能不羡慕上一代人的历史机遇。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人要活在当下,就要面对现实,不管我们多羡慕机会巨多经济腾飞的改革开放头四十年终究还是要面对这个艰难转型蕴含转机的新时代。
时代并非给了我们更多还是更少,而是给了新一代人更难还是更易,历史的长河从未停歇,只要不放弃自己,终将淹没偶尔出现的礁石险滩。所摒弃者当为脱离结果的假努力,所坚持者当为顺势而为的勇气。
大浪淘沙,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是往往是机遇带来的光鲜,却把残酷的过程埋起。新的时代确实被注入了新的压力,但也绝不意味着缺少机遇,只不过这新的机遇披上了新的外衣,变得更难触摸,也更难企及。
世情复杂,言多无益,四个方面,试寻谜底
国家层面。近代历史不断上演相似的戏剧,老大永不变,老二轮流做。多少有实力冲击第一位置的优秀民族被废掉功力,英国丧失货币主权加入欧盟,日本被迫签订广场协议,如今又是谁坐在了那里,当科技封锁、贸易制裁、无端指责蜂拥而至,谁都知道主义之争只是幌子,有限资源的分割比例才是真谛。
发展阶段。历史的长河中,璀璨文明争相斗艳,你方唱罢我登台,时至今日,文明古国的牌桌上只剩一方。近代历史上,有能力高速发展的国家不在少数,能跨过人均一万美元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屈指可数,绝大多数陷入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中。如今我们也正处在中等收入国家阶段,刮骨疗伤、结构调整的剧痛一定会传导给新一代的年轻人。
颠覆创新。不破不立,量子计算、北斗导航、人工智能、5G通信,新技术的井喷必然带来新发展模式。卖地造城的模式再难继续维持,资产泡沫终会随人口下跌而挤破,新业态不断涌现,旧技能岂能适合,本领恐慌、舒适区的减少必将使新一代年轻人困惑。
买方市场。改革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付出努力,干啥都行,完全的卖方市场。时至今日,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竞争白热化,产品同质化,完全符合马克思对利润率随技术进步而下降的规律性判断,在这样的市场下,以往的成本换技术的方式难以为继,只有不断的技术升级、更新本领才能跟上时代,赢得竞争。可以说,刀口向内的时代到来了,实业领域的技术迭代越来越快,不进则退;个人角度的知识贬值也越来越快,本领恐慌和技能丧失已不再是危言耸听,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臂和人抢饭吃的未来或已到来,福祸欢喜,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位置。
课题太深,无法述及太多,以上几点,试破疑惑。原来“时代给了我们这一代更多还是更少”只是个很容易看到外观的伪命题,真正让我们感到疑惑的原因是“时代给与我们的答卷变得更加沉重和复杂,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要做的事很多,时间精力所限,本文不追求辞藻,只想用浅白的语句总结心中感悟,和同龄人能有些许思想上的共鸣,足以。
最后,还是想用宋运辉的一句旁白结束这段思考:“这理想是我心里的光,我愿意做一个,矢志前行的逐梦人。”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