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增长的起落》一书,由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戈登撰写,2016年出版,2018年由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出版。该书出版后,在2016年和2017年被美国18家媒体、机构评为畅销书、最有影响力的图书或者优秀图书奖。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全书分三篇,按照时间序列介绍和分析美国的经济增长,而且从具体的产品、人们的家庭生活环境变化来进行叙述,给人以直观感觉的经济增长变化。第一篇写1870年到1940年,主要介绍众多的伟大发明对生活和家庭生活内外变化的影响,它是革命性的,因此,带来了美国经济的成长和成功。第二篇写1940年到2015年,叙述了美国的黄金时代以及增长速度放缓的变化。第三篇是研究和分析,探索美国增长加速和放缓的原因,提出了一个问题:就创新来说,美国未来是否能够媲美过去的伟大发明?对于未来,作者更多重点关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作者观察到,1970年以后的美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性下降。1920-1970年每年平均增长1.89%,1970-1994年只有0.57%,1994-2004年上升为1.03%,2004-2014年下降为0.40%,美国经济增长客观上在放缓。
二、美国经济增长起落的直接因素
在本书的第一篇,作者指出这个阶段有很多创新和发明,如1844年发明电报,1858年第一条海底电缆建成,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和及时的电报通信,把美国各地连成一体。1851年的水晶宫展览会,也彻底改变了欧洲大陆对美国的看法,美国不再是乡巴佬社会,而是全新制造的令欧洲上层社会怀有恐惧心理的社会。其时,几乎美国所有机器都可以做,世界上机器所能做的,包括冲压钉子、切割石头、用模具制造蜡烛,美国都能够做,而且发明了可以替代40人工作的收割机,甚至发明了左轮手枪。娱乐和生活上,出现了报纸、有声电影、电话、电灯等。1870年壮年男性的劳动参与率达到98%,高于1940年的92.9%和2010年的92.2%。由此可见,也可见其时劳动力的短缺和经济繁荣。1840-1890年是美国工业革命阶段,到1870年美国的人均收入已经提高到英国的74%,德国的128%。
就消费来说,1800-1870年,美国人均肉食(不包括鸡蛋)为212磅,但1929年缩减到130.7磅,1940年141.2磅,而水果的消费则从80-73磅增加到1900年的219磅,1929年的193.7磅,1940年的202.2磅,牛奶的消费从同期的509-472磅增加到750-818.2磅,而且出现了很多的加工食品,衣服则从自己使用针线转化为购买。使用电力照明的住宅在城市约为96%,小城镇为78%,这种饮食、消费结构的富裕和改善也可反映美国经济的繁荣。
科技和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医药、医疗技术进步,而这带来了预期寿命的延长,同时也促进经济增长。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抗生素的发明以及70年代治疗癌症的化疗和放射疗法的运用,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RT(核磁共振成像)等电子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增加了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从1850年的白人中每千人婴儿死亡率200以上,下降到1940年的50人。当然,婴儿死亡率的下降也在于卫生条件(包括城市下水道、自来水条件)的改善。1900年超过37%的死亡是由传染病导致的,1918-1919年西班牙大流感导致美国67.5万人死亡,到1955年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下降到不足5%,2009年仅为2%。但这期间,三种慢性疾病(心脏病、中风、癌症)导致的死亡率从7%上升到60%。20世纪50年代传染病在美国基本消灭,此后美国医疗重点针对慢性疾病,采取的主要措施则是医疗保健和专业化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比较1940年以前相对不足。1950年美国人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比1880年增加了25岁,2008年比1950年只增加了9岁,这种预期寿命的增加,主要不是婴儿死亡率下降贡献(只有13%),而是60岁以上人的寿命增加了33%。死亡率中,心脏病是最大的杀手。1900年每10万人中1720人因病死亡,其中345.2人死于心脏病,占20%,1940年10万人众因病死亡1080人,心脏病485.7人,占45%,最高的1963年达到了55%,此后才开始下降,2010年下降到24.2%。
在第二篇中,作者描述,1940年以后的美国经济增长与此前不同,1940-1970年衣食方面没有根本改变,如肉类1970年人均203.4磅,2010年为219.4磅,水果分别为237.6磅和255.9磅,牛奶和鸡蛋的消费总量是下降的,蔬菜则有了大幅度增加,1970年为321.6磅,2010年为389.9磅。超市、餐馆和快餐则流行起来,说明经济的专业化更深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没有时间自己做饭。但住宅和住宅设施发生了根本改变,表现为:一是照明比例提高,从1940年的79%提高到1970年和2010年的100%,自来水从74%提高到98%,浴室从56%提高到95%,卫生间的设施如抽水马桶从60%提高到95%,集中供暖从42%提高到1970年的78%,2010年的94%,空调1970年普及率37%提高到89%,冰箱、洗衣机、烘干机、灶炉、洗碗机、垃圾处理器等也都大大提高,汽车的普及率高于世界。1929年美国汽车就是世界登记数量的90%,每百户家庭汽车为89%,1945年以后,美国汽车工业引领经济发展,1970年每百户家庭汽车达到171辆,2010年达到207辆,而且1970年以后,汽车的购买从轿车转向皮卡,汽车的质量、安全性也不断改善。同时,人们的航空出行里程1940年为9英里,2013年增加到2660英里,增加了300倍。1926年第一次航空飞机,1958年有了喷气飞机,飞机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仅如此,娱乐和通信行业也发生了巨大改变,1940年以后的留声机、收音机逐渐被CD取代,而电视机在1950年底就迎来黄金时代,1950年只有9%的家庭有电视机,5年后达到64%,电视信号覆盖95%的家庭。2003年出现智能手机,2010年出现平板电脑,通信从有线走向了无线,从电话走向视频,而且质量不断改进,电视画面是彩色的,可以直播。1960年代,开始出现大型计算机,并打印银行对账单、电话单、保险单。1980年代出现个人电脑以及银行的取款机,而互联网的崛起,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医疗技术和设备也不断创新和改善。所有这些都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
三、几点感想
从作者对美国经济增长起落的直接观察来看,影响美国经济起落的主要因素一是创新和发明,其次是消费,三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四是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五是生产、生活的产品质量、安全以及舒适、便利及其结构的调整、改善等因素。当然,市场机制和活力以及政策也是重要因素。
从作者对美国经济尤其是消费的介绍看,经济增长尤其是消费,是有天花板的,如饮食、穿用等,是有极限的,即使汽车的消费、旅行也有限。当这些基本成熟,经济就会下行乃至不增长。对比美国的消费,我国消费潜力很大,比如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肉类才25-30公斤,蔬菜100公斤左右,比美国差距不小,农村水平更低。我国的汽车家庭拥有量2018年每百户只有城市41%,农村22.3%,与美国比较差距很大。就家庭耐用消费品种类和普及率以及消费支出结构来说,我国也存在继续挖掘的巨大潜力。
其次,推动增长的最大动力是创新和发明。我国过去主要是利用工业革命的技术和创新,自己的创新和发明相对较少,如果我国能够在原始创新和发明上有所作为,我国经济依然可以保持20-30年的稳定增长。
再次,经济转型升级包括生产领域,也包括消费领域。比如,大飞机,我国生产刚刚开始,如果能够在全球适航飞行,将带动我国经济增长。家庭洗碗机、垃圾处理器、烘干机等在我国还很少。空调、供水、供暖系统在农村和南方城市存在巨大的需求,这些属于生活质量改善。这些产品的普及率提高,也会大大促进增长。
最后,特别需要指出,健康和卫生是人类的永恒重要话题,本次传染病在美国的蔓延,表明人类尚未彻底征服传染病,还需要加以重视。人类的预期寿命和因病死亡类型,与时代的发展关系密切,工业革命和医疗技术、药物的创新尤其是传染病的有效医疗,大大提高了预期寿命,但也带来诸多慢性病,尤其是心脏病和癌症,显然这与工业化、生活方式、消费等关系密切,我国2019年死亡率中,每10万人中恶性肿瘤161.56人,心脏病148.51人,脑血管病129.41,合计439.42人,占死亡人数的69.99%,而1999年,这三种疾病的死亡率合计为62.34%。
由上可见,我们需要重视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些发展规律现象,更要重视其与健康、卫生关系的规律,做好应对。(陈炳才)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