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
因为管理学,我知道了彼得德鲁克大师。我知道这么说有点奇怪,因为是彼得德鲁克大师创立了管理学。由此可见,他对管理学的奉献有多大。他是许多管理学者心中的神坛,也是陈春花教授在《在苍茫中点灯》一书中说的德鲁克先生“就像在管理者苦恼不安的生命中点起一盏灯”。而读了《在苍茫中点灯》,我觉得陈春花教授就像在我的如迷雾般的管理学入门阶段点起一盏灯,这微光让我体悟到管理学绝不仅仅局限于书上单调的理论,还见之于实践,甚至见之于生命实像、人性本心。陈春花教授的文字让我对管理学燃起浓厚兴趣,让我感叹管理真的是见诸于生活方方面面的智慧。
入脑
之所以陈春花教授让我体悟到管理学绝不仅仅局限于书上单调的理论,有大部分是因为陈先生的文字漂亮我很愿意读下去并且融入生活,或是一段话或是一次旅游都能从中发现管理的智慧。这本偏文学性的管理类书,通读整本,我发现分析的管理经验不免于偏重企业文化。她讲在管理企业的同时提升自我,做到“变是唯一不变的法则”;她讲把握顾客真实需求;她讲打造以信任为基底的群体,她讲构建感染性的品牌......都是文化。我开始疑惑并且思索文化怎么会在管理学内好像还挺重要的。我在她的字里行间中找到答案。“了解了德鲁克先生,你就会了解这种内心的冲动缘何而起。这是一种来自于鸿蒙的责任和道义,对土地、对人类、对国家、对文化、对历史、对人生,都是那么的热切关注,都是那样的感同身受。对于德鲁克先生来说,企业和管理远不止是现实意义上的那一种,他知道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存在,他更清晰地知道这个巨大空间所蕴含的非凡价值,因此而领悟了自己的使命。”就像我曾看过的一段话:我们无法辩清宗教在这个科学性时代的对与错,但是是宗教让信仰它们的人心中有了一把尺一个度。对于管理学者,放大点说对于各行各业的人,我们都需要有文化的熏陶教育,才能在工作中不让利益丧失了原则。
思考
我觉得陈春花教授讲的企业如何建立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是颇有见解的。“我常常惊讶于那些优秀的企业对于顾客的理解,总是能够把握住顾客真实的需求,现在看来,他们是基于情感和爱,基于对于顾客的观察和沉思。”就像老师上课讲的组织文化概念部分,荷兰管理学者吉尔特霍夫斯泰在其创建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将文化比喻为人的“心理程序”,指出文化会影响人们关注什么、如何行动以及如何判断人和事物。现在我体会到这是个贴切的比喻,信奉“顾客就是上帝”,确实是“心理程序”——真诚地去了解并把握他们的需求心理。
同时让我觉得很新颖的是,陈春花教授在书中将技术也归为文化。技术是文化的最基础的一层,它作为人为饰物、物质载体使文化让更多人看到。第二第三层是外显的价值观和基本假设,应该是上课讲到的组织文化的主文化部分,体现是一种核心价值观。而第一层的技术,或许是亚文化又或许不是,在这个地方我存有疑惑。
判断
为了更深入理解这本书,我在网上搜索了陈春花教授,发现业内对她褒贬不一。我们确实需要这样尖锐且有用的评论。同时我在读书时对书中的一些案例与观点意见不一。比如陈春花教授认为管理学者的研究伴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只有中国企业先发展,管理学者才有机会贡献理论的价值。虽然我知道创新理论是有多么的艰难,但,我还是觉得作为学者应该像彼得德鲁克大师学习,坚定信念,创新丰富理论,为中国企业在发展实践中拨云见日,此仅个人拙见。正如有人评论陈春花教授说的:陈春花算是国内最具影响力,且兼具理论与实践的管理专家了,但让人失望的是其在遇到汇通达、乐视、摩拜、ofo与瑞幸咖啡等标新立异的企业,完全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专业判断力。陈春花的表现,其实是中国当前商业学术界的一个缩影,虽然平时笔耕不辍,满口高深理论,但其实缺乏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恒定的商业价值观。陈春花一直以来都是国内管理学术界的专业代表,承担着为中国商业界普及正确商业观念的使命,建议其要爱惜羽翼,少四处走穴,多静下心来思考。
人无完人,书无完书,从陈春花教授与她的书中的不足与长足,我可以勾勒出以后我想成为与应该朝什么的管理学者努力。上管理课时我时常在想,这样的上课我可以从书中学到什么,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上课到底想教给我什么。我在这本书中看到陈春花教授在谈《管理学教授可以贡献什么》,我觉得老师你会有兴趣了解,我也是抱着好奇与学习的态度去看看:让管理者反思、传授分享而非知识、教会综合而非分析、启发思考而非解惑。
自我总结
了解到彼得德鲁克大师和读了陈春花教授的这本书,“就如同在渺渺茫茫的原野,突然看见草原尽头有一盏灯,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读书是变相的学习,还有很多时间我都是花在了认真上课和自习上。前面总结计划过寒假要读的书,可以看出这个寒假我是斗志满满,计划还要做很多事呐,比如学英语、背《法律概论》。我现在之所以斗志满满,是因为上个学期我调整焦虑的情绪有所成功吧。其实跟我交流过会知道,我是一个挺看重学习与成绩的人,伴随着的会有较劲焦虑,小小的坦白一下,有某一天我因为高数作业做的十分十分慢哭过。但是一切都还好吧,这样的紧张让我每天都有目标,期间我也被随机心理辅导过,那个心理辅导老师真的好温柔,哪怕现在回想我都感觉自己仍然在被治愈。总结到这里比较煽情,但是短短一个学期就有人走有人来,有人竞争有人理解,不管怎样自己还是自己。最后想说,是过的开心的一学期,是要继续努力的以后。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