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智慧》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22日读后感评论541 阅读1679字

今天我们来讲一本非常有趣的书,这本书叫《狼的智慧》,它让我们认真地去了解一个动物,它可以满足我们的纯粹求知的乐趣。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原始的这些野生动物身上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突然之间变得安静。

另一个就是我们会发现读完这本书以后,你会觉得我们之前对狼的误解实在是太深了。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当中,只要狼出场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基本上就是阴森的、恐怖的、杀戮的。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野狼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狼的专家,她用了25年的时间在野外观狼,同时,她在美国的黄石公园担任看狼的专业导游。她介绍说,人们以为前面开路的那个是头狼,其实不是那个。前面开路的只是狼群当中最身强力壮的。头狼并不是狼群当中最身强力壮的,头狼不是靠打仗来成为狼王的。身强力壮的狼就要负责开路,然后让后边的头狼夫妻能够减少一点体力的消耗,因为它们需要操心更多的事情。

再说说狼的领导力,跟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狼和人类有一点非常接近的,就是人类会赡养老人,狼也会赡养老狼。狼老了,以后整个家族会善养着他,这是狼情商高的一个表现。他们是一个家族制,都是集体行动。只有公狼长到两三岁的时候,有的公狼会分群去寻找它的爱情,然后有可能会建立新的属于它的狼群,或加入到别的狼群当中。

狼群也会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有一次在黄石公园里面,有一个狼群中的一只母狼遭到另一个狼群的围攻,就在这时候拉马尔狼群中一只大概一两岁的年轻的母狼,从非常危险的角度切入,她离莫丽家的狼非常近,她跑过去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只年轻的小母狼是整个拉马尔狼群当中跑得最快的,所以她来挑衅莫丽家的狼,为了挽救被围攻的母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狼群会有自我牺牲的这种表现。

从幼狼开始长大,人们就能够看到狼群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清晰的,我们人类在长大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爸爸的观点和妈妈的观点不一样,但狼群当中没有,就是爸爸和妈妈的观点始终是一致的,所以小狼们经常会找不到这样的空子。作者有一天就观察到,有一群狼在野外徒步,后面跟着一个小不点儿,它特别调皮,它走一走就要去这儿看看,走一走又去那儿抓个小老鼠,前面的狼群走过去了就得等他。你就发现等了一次,再往前走,追上再往前走。一两次下来,这个小狼又开始开小差,又去到别的地方玩儿,狼群又等了他一次,这时候这个小狼没有改,还是注意力不集中,到处玩。最后狼群真的走了,不再等它。这个小狼吓坏了,就赶紧追,赶紧追,追了半天才追上狼群。

再说说狼群的仪式感。一个狼群大的有几十头狼,小的几个,十几个都有可能,它们通过互动和固定的仪式来确认爱慕和尊重。还有我们经常会看到狼在月圆之夜,站在山顶嗥叫的场景,这种集体嗥叫的行为是狼的一种仪式,增强家族感,大家一块儿做这样的事情,使得这个狼群变得特别团结。

我们人类经常会反思现在的人活得越来越没有仪式感。我们就越来越缺少家庭的归属感,在我们的父辈祖辈,他们小的时候过春节,那是非常严格的流程,你需要磕头,你需要给祖先上香,你需要祭祀,你需要给红包,然后挨家挨户的亲戚邻居都要拜年,这就是人类所发展出来的这种仪式。

最后作者讲了一个上升到哲学层面的问题,她自己有一个口号,叫作“如果是狼的话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想呢?我们人生当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是你的挫折会有狼捕猎失败更严肃吗?它今天捕猎失败,就可能家人饿死,对吗?它从不焦虑,捕猎失败了,没有关系,休息一会儿,再来对待自己的敌人,对待入侵自己领地的人,对待自己的家庭成员。它会接下来干自己该干的事。

所以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了解狼,了解他的智慧,有机会大家也可以看看,感受一下跟原始世界的交流的感受。我经常会想到“如果是狼的话会怎么做?”这句话,其实我们也难免会遇到生活中的误解、责难、挫折,不如意的地方,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或者对自己的表现不够满意等等。这时候你可以想一下,如果我是一匹狼,我会怎么做呢?狼没有三心二意,没有太多的私心杂念,没有那么多的纠结和痛苦,每天开开心心的,活在当下,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继续下去,这就是狼能够教会我们人类的最好的东西。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