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观后感1500字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2月24日读后感评论120 阅读1731字

这几天追剧,追的是央视一套播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每天的心情随着剧情波动。忽而被激励的热血沸腾,忽而被感动得潸然泪下。忍不住要写上一篇“观后感”。

在看到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我们的家门口,毛主席下决心抗美援朝时的艰难,面对那么多的反对意见,毛主席力排众议,坚持出兵的时候。我在下面跟着着急“得出兵啊,没有抗美援朝的胜利,就不可能为国家争取这么多年的和平,就不能让我们安心搞社会主义建设!就不能让我国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怎么就不听毛主席的话呢?”当然,我是事后诸葛亮。现在已经证明了毛主席当时的决策多么正确和伟大。

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投入了血与火的战争中并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如果毛主席不把他的儿子送往前线,我相信所有人都不会有意见。毛主席为中国革命已经牺牲了六位亲人,毛岸英又是他心爱的长子!全国那么多士兵,为什么非要送他上前线?他不知道战争是残酷的,是要死人的吗?还是毛主席说的真好“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他不上前线谁上前线?”这话让如今那些一心为个人,为老婆,为子女,为亲属谋利益的“党的干部”们听了,想一想,亏心不亏心?羞愧不羞愧呢?

在剧中我又看到了杨根思手持爆破筒的纵身一跃,看到了邱少云被烈火吞没,看到黄继光扑向敌人的枪眼,看到罗盛教在零下30度为救朝鲜孩子跳进冰窟。等等这些在小学里就学到的英雄,依旧为他们的事迹所感动!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是父母的心头肉!是何等的信仰,何等的精神,何等的意志能让他们在那一刻,毫不犹豫的去赴死!他们永远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只是现在对他们的宣传少了,现在的年轻人对他们不熟悉,很陌生,对一些影视明星的一举一动却熟悉的很,关心得很!这是不是也说明我们的教育出现了缺失和偏差呢?

在看到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帅部从南方急赴朝鲜战场,身上只穿着单衣薄衫,粮食也供给不上,可以说是饥寒交迫。但是为了阻击美军,他们在冰天雪地的朝鲜长津湖潜伏六七天,有许多战士被冻死冻伤,冻死了还保持着向前冲锋的姿势,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让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见到这种情景,也禁不住向他们敬礼!致敬他们的坚韧意志的时候,我已泪眼婆娑,但是还睁大眼睛盯着屏幕,我在寻找:我的爸爸妈妈就是九兵团宋时轮的兵,那年也是雄赳赳气昂昂从上海附近赶赴朝鲜前线,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参加了那场震惊世界的战役,是这些战士们的战友。我是在寻找着爸爸妈妈的影子!

这部剧整体上是正能量充足,但是有一些情节我觉得不对劲。说的就是第三战役以后,在是不是要乘胜追击的问题上,说毛主席当时有些冒进的想法,是彭总和聂总提出撤回休整,才避免了美军的包抄。我看了心里总嘀咕,心想毛主席是伟大的军事家,指挥战役的艺术炉火纯青,运筹帷幄,预知危险的能力超乎常人,绝不会犯有这样的“左倾冒进”的错误。经过查资料才知道,电视剧里表现的是错误的!毛主席的电报没有要求彭老总把美军赶进大海,而是要求我军越过三八线后就撤回来,连三七线都不要占领。彭老总不同意毛主席的意见,这才指挥志愿军打到了三七线。毛主席担心美军包抄我军侧翼,1950年12月26日生日那天再发一电给彭老总:“战争仍然要做长期打算,要估计到今后许多困难情况。要懂得不经过严重的斗争,不歼灭伪军全部至少是其大部,不再歼灭美英军至少四、五万人,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速胜的观点是有害的。”彭德怀向毛主席汇报说由于武器装备各种条件的原因,无法一次聚歼美军一个整师、整团,毛主席给了他锦囊妙计,要他像吃湖南牛皮糖一样,一次消灭敌人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营就可以了,积小胜为大胜。可见毛主席在军事上的务实与审慎。电视剧中也体现了聚少成多,冷枪冷炮战法的成果。后来,彭老总回国述职,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由此可见电视剧中在对这件事的表述上是与事实有重大出入的。这才解开了我心里的疑虑和疙瘩。

今年是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国家大力宣传抗美援朝,明确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有着重大意义。只有战胜了号称世界最强国美帝国主义,中国人民才算真正站了起来。七十年前我们能战胜它,七十年后,我们的国力已经和那时不能同日而语,更有能力彻底战胜它!(董阿莉)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