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我对科学教育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体会,也让我对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有了更多的憧憬与期待,科学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学科,而是涉及到任何一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的科学方法,正如书中所说,好的教师可以拯救糟糕的课程,而糟糕的教师可以毁掉最好的课程,我们要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为推动科学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对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的再认识
本书第三单元,让我们从多个方面重新审视了科学的目标和价值,新科学教育从源头上促使对科学认识自身进行反思,从行动上把握着对未来科学创造的方向。对于个人来说,新科学教育有助于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拥有幸福的人生。对于国家来说,新科学教育有助于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社会来说,新科学教育有助于整体团结安定,人民安家乐业,和谐相处。对于人类来说,新科学教育有助于推动人类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自然共生,维护世界和平。这也让我在教授科学时,有了更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让我从课标到教参到大单元逐层思考教学目标,不为教而教,要为培养人才和学生的能力而教。
对新科学教育的原则和路径的再思考
有温度的科学:“科学教育过程不是为了实现科学在知识上的复现,而是实现科学在探究过程中的复活”,让我感触颇深,现在科学课大多并没有学生真探究的过程,而是在实验中为了验证结果,我们应该让科学回归世界,让科学与儿童现实生活想通,与社会生活想通,与人类命运相同;有力度的科学:活动是科学思维的起点,活动是科学思维的依据,活动是思维的目的,看到日本的自由研究,在假期中学生进行自由研究,提交系统的报告书,开学班级展览,这种方式很有借鉴意义;有长度的科学,家校共育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为我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方法;有深度的科学,跨学科融合是现阶段大力研究的内容,各门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纵横交错、构成了科学的“连续链条”,朱先生让我们不局限教学场所,以整体联系的思维解决问题,也为我们现在做的项目式教学提供了许多思考,非常有意义!有高度的科学,科学课中的高度是现在比较容易忽略的词,正如期末科学考试出的科技新闻题目,许多孩子都不了解实时,老师也会忽略这方面,当我给学生播放这些科技新闻介绍时,学生非常感兴趣,并会不自觉为我国的科技拍手叫好,所以要多让学生了解科技新闻,让他们觉得科学离他们并不遥远。科学的广度,现在的科技类活动的确并不面向全体同学,由于个体差异这种方式固然有很大的优点,但面向全体学生,需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性的科学教育的评价,让他们享有自身需要的科学教育,希望这样的科学教育,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早日实现。
“做中学、读中悟、写中思”这九个字高度概括了科学教育的实施路径,“做”,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究,在做中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科学概念和认知模型,“读”什么是科学阅读,哪些科学读物值得阅读,科学阅读的方法是什么,让我在本节有了非常多的收获,让我知道了科学阅读与文学阅读的区别,这里是被人忽略的地方;“写”的让学生在科学教育中领悟科学的魅力,体验科学实践的完整性,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本质,使科学教育在师生的幸福完整教育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新科学教育行动计划的引领作用
本书第五章的新科学教育行动计划,为我们提供了清晰地前进方向,而目前我们也爱积极研发科学创新课程,以真实情景为基础,编写并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课程,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无论是课程的研发者还是新课程的实践者,都在推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对自己的教师身份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也快速得到提升,本单元后面提到的建构家校共育和发展新科学教育评价,例如:家庭实验室、亲子教育、社区和公共科学资源的利用,还有对学生的素质评价等等,都确确实实是当前和今后特别需要完善的事情,为老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指引。
正如本书第一页所说:“科学之光照亮求真创新之路”,这本书对科学老师的素养提高和精神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引领作用,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思考,从中让我对科学构架、学科历史、学科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都有了新认识和新思考,同时也认识到自己认识的局限性和专业能力的欠缺,在新科学领域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探索和发展的内容,希望作为新教师的我们能够践行做中学、读中思、写中悟,先让自己成为优秀的教师,再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