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1500字 最新读后感作文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24日读后感评论56 阅读6190字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1500字1

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肩上的重担。最近一段期间,我有时间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使我感受颇深。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匪浅。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这点对我感触最深。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而他们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给予肯定和认可,并进行正确的引导,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记得十几年前和一个学生再次见面,他说他记忆最深的事情是有次他和外班学生打架,我发现后问清原因,他是抱打不平,别班学生欺负我们班学生,我就赶紧说你够义气、仗义,就是不能让他们欺负咱班同学,接着又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其实这件事我早就忘了,这个当时老师眼中的调皮学生还记忆犹新,而且还说其他课我都不想上,就上你的课。上课孩子画画,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劈头盖脸一通批评吗?不,认可孩子画画的水平,老师可画不来这么美的画,那你抽空给老师画个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画好吗?标上结构名称,我要收藏起来。这样对他有了小的惩罚而且还进行了知识的学习。还有个十年前教过的小姑娘,在学习期间心情不好严重影响学习,一问得知妈妈二胎对其影响很大,于是和家长沟通配合,用心对待这个小姑娘,我认为很小的一件事,却改变了孩子的命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并成为一名人们敬仰的教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相信百花齐放迎来满园的春色。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荫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温暖,让我们用爱点亮孩子们的生命,为他们照亮未来美好的路!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1500字2

教师,是专业性、专门化人员,教育人,是一种职业,一种专长,而且是非常特殊的人员,是其他任何工作不能不能相提并论的职业,因为,我们是和“人”打交道的,而且这个“人”,是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她们未来的地位和作用,她们未来的幸福,都取决于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结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知识的灌输或许可以达到这一点,但育人工作却只能来日方长。在孩子们潜在的内心里,在未来某一个时刻,或是瞬间的,或是永恒的,这是无形的。所以,育人者,大可不必为了自己的苦口婆心的教育没有见效而感到失落,你要知道,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必须要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你要做的,就是耐心的引导,总有一天,她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或许你不得而知,这并不要紧,因为,教师,被人们称赞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正确看待我们的教育行为。不要以为我们的一点点鼓励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学生,更不要以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可以鼓励的,有一些学生也需要当头棒喝。我们要做的是神农尝百草一般,尝试各种教育方式,尽力而为,无愧于心。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为人师者,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不是根据他的成绩好坏,也不是家庭背景。然而,这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有些教师,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自居,带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在几次的教育之后,无奈放弃,视之如同空气,让其放任自由。若干年过去,当学生心智成熟之后,难免不对之心怀痛恨与厌恶。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评价一个老师好坏的标准,学生的口碑是最真实的,而不是各种级别的奖状。“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四大皆幻设,性情不虚假。有情疏者亲,无情亲者疏,无情与有情,相去不可量。”———冯梦龙《情史》。由此可见,师者,绝不能是冷漠无情的人,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人,是鲜活的个体和生命,过于重理性而轻情感教育的教师,儿童不仅不喜欢,而且在他面前绝不会吐露自己的心思,所以,我们要做有情感,有温度的教师,把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孩子,正如著名班主任于洁老师说的那样,“我真的不能把他怎么样了,我只能把他当自己的儿子了。”如此以来,学生每天都是有收获的,或是情感,或是认知,或是自豪感,或是成就感,或是对于生命的热爱,在他未来的生命当中,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算得上是功德一件。此外,师者,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更不能因为自己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上的不如意借机将脾气发到学生身上。做一个情绪平和的老师,课堂就是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忽略掉绝大多数学生,和某个学生斗智斗勇。就算你赢了,你也输掉了课堂。时刻牢记,一时的发怒,或许能震慑到学生,但学生也只不过是处于弱势情形下的一种自保,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可。我们可以采纳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采取暂缓的解决办法,理智对待学生的问题。控制自己的情绪,是需要去培养的能力,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敏锐、有效。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师者,必须深入儿童的心灵,仔细研究他们的思想,以变化的观点看待儿童,跟上时代形式,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把教育学生变成研究学生,把单一枯燥的口头教育变成采取有效的实际行动,最重要的是用一颗平静的、真诚的、善良的心去真正地接纳一个学生、爱一个学生,不仅仅爱“好学生”,更能发自内心的去爱有问题的学生,这是我们每个老师走进学生内心的必由之路,也是最难能可贵之处。渡人先渡己,修行先修心。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就要经受这类热诚的锻炼,在不断摸索中丰富和完善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具备教师的才能,牢固掌握教育事业中最细腻的东西,假以时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学能手。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1500字3

暑期,当我捧起《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时,一缕书香扑面而来,随之带来的更是思想上的醍醐灌顶,许多困扰我的问题都好像找到了解决的答案,让我感受到一种由衷的喜悦和欣慰。尽管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时代和我们当今的教育现状有一些出入,我们面临的教育挑战可能更大,但是不变的是是每个时代所赋予的教育主题是始终不变和永恒的,那就是:对学生深沉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以平等为舵,起航教育之舟基于基础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常常处于一种极其忙碌的状态,而支撑教师奋力工作的源头大概就是爱与责任,爱与责任贯穿于教师工作的过程,而如何理智地关爱学生,让学生成长,这更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想,平等地对待学生大概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学生,了解他们遇到的困境。何为“平等”,就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蹲下来平视学生,既看到他们平常行为中的闪光点,同时对他们难以克服的缺点心中有数。在沟通的形式上,我们要注意到,虽然我们的身份是教师,但是还是需要将学生作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居高临上的说教并不能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却极有可能适得其反。尤其在面对学困生时,这种“平等”更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因为学业上的困难忽略其人性上的闪光之处,相反,我们正可以借助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他们就像搁浅的“冰川”需要温暖,需要阳光,需要融化。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特殊群体,教育工作者必须给他们应有的位置,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关注他们更多的需求,认识到他们现在的困境,从而把更多的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以赏识为桨,泛起互助之浪赏识是扣响学生心灵的一把有力的钥匙。曾经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美国心理学专家到一所普通学校调研,随机点了几位学生并给予他们鼓励性的评价,接受评价的学生从此对于学习的动力十足,当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神童”时也对孩子很有信心。从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课余生活也丰富多彩。一年以后,专家坦言,他当时只是随便点了一些学生而已,所在班级的老师一脸惊讶。这个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深刻的,那就是:赏识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所以,当我们在面对某些需要我们给予时间让他们成长的学生时,要善用赏识的力量,从而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赏识学生,学生带着教师的美好期待健康成长,变成了更好的模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则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能改善学生行为的主观判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体会到的积极、良性的情感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工作的效率,指导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境也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教师教育行为的接受和认可,进而师生之间达到互助的效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能更有效率地处理一些教育难题,钻研学科本领。以引领为帆,涌起成长之潮于漪认为:“教师不是完人,不可能事事处处足为学生的榜样”。但作为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老师,尽管我们的自身能力有限,但仍然要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从而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想要学习的对象。这种信念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奉献,对自身教育价值的不懈追求。我想在未来,我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敏锐感知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从而不断地突破自己的短板,实现一次次艰难的蜕变,不断地升华与提高,换来教育事业的新生。当学生看着这样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老师,想必也会对他们的心灵有所触动,进而想要向自己的老师看齐并学习,从而不断蜕变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可以说引领是一缕阳光,能让将要跌入生活暗处的人,及时得到一丝光亮的指引,从而获得前进的勇气与动力,看到走向成功的希望,从而最终引领他走向明媚的未来。在当今的教育现状之下,单纯的说教并不适用,最重要的是唤醒学生想要变好的内生动力,从而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1500字4

在书架众多的书籍中,让我不禁多次翻阅的便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每当我有困惑之时、闲暇之时,总是会翻开苏老的这本箴言汇编。蓦然回首,竟不禁感叹:同样一本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读后便会有不同的感悟。尤为重要的是,透过这位出身贫民、从小学教师成长起来教育家的朴素话语,我依然能够感觉到他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关怀与尊重,这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带动我“三省吾身”:对自己和对自己所面对的孩子们。一、独享一份学习的时间有句话这样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在当今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每天的工作非常忙碌,那么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学会给自己做减法,合理分配时间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书中,苏老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抽出时间去读书,就像潺潺小溪,注入河流,河流咚咚,汇入大海。尤其是当我进行了主题研修工作之后,想要学习的渴望便更加强烈。在主题研修中,想要把问题研究透彻,除了丰富的课堂探究与践行,更重要的便是要有充足的理论支撑。而我们的教学中为什么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实想想,这都是因为平时学习的时间少,对于教材的挖掘也不够,观看名师课例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对学情的把握以及课堂生成还存在欠缺之处。苏老的举例,让我知道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工作,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因而,我每天都有针对性的进行读书和学习,哪怕抽出一点时间读一篇好文章,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收获。二、让学生共享一份关爱除了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苏老还告诉我们要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对学生足够的尊重,让学生拥有主人翁意识。在苏老眼里,德育教育绝对不是苍白的说教和口号式的响亮文字,而是日常中的细节,是一句及时的肯定,是一个暖心的动作,更是一次挫败时的激励......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的学生,这种爱的力量在每天周而复始的教学中,是被我们常常忘却的,但也许对学生却有着巨大的意义。尤其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比较好动,他们的很多举动都是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生希望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他们渴望在老师和同学表现自我,证明给大家看。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我们要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学习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我们都要呵护他们。“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每当回想起这段话,总是提醒着我身上的责任,更给了我无尽的勇气和力量。“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稚嫩的想法和冲动的举动。读书,滋润我们的心田。回顾了我们的成长旅途,我想最美好的莫过于学生时代的读书时光。哪怕走到了工作岗位的我们早已步入成年,读书便更是不拘形式,不拘数量,不拘内容。在讲桌上、办公桌上、家里的茶几上,放置一两本感兴趣的名著或者专业书籍,一有空闲就翻开读一两篇或一两页,我想这既是学习,也是心灵的休憩。假期将至,让我们一起携漫漫书卷,品悠悠书香吧!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