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3000字 最新读后感作文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24日读后感评论156 阅读9494字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3000字1

该书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主要围绕白人律师阿迪克斯为黑人汤姆·鲁滨逊辩护一事展开,同时通过展现梅科姆镇上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和个性故事,传达了摒弃偏见和追寻勇气的主题。相信第一次看到此书书名的读者,与我有一样的困惑,这是什么意思?直到读到第141页,我才明白。“知更鸟哼唱美妙的音乐供人们欣赏,什么坏事也不做。它们不吃人家院子里种的花果蔬菜,也不在谷仓里筑巢做窝,只是为我们尽情地歌唱。杀死一只知更鸟便是犯罪。”由此通过黑人被白人诬告等系列事件循序渐进升华主题。此书带给我最深的三点,是关于偏见,勇气,教育。关于偏见镇上流传着各种关于“怪人拉德利”的不好言论,人们不敢靠近他的住处,而他常年足不出户,加重了作者斯库特、她的哥哥杰姆以及好友迪尔的好奇心。他们以各种方式想去一探究竟,即便被父亲阿迪克斯一再教育不要打扰他人的生活。杰姆缠在铁丝上的裤子会被缝好了整齐放在篱笆上,他们在树洞里收到了口香糖、用香皂雕刻的小人儿、怀表及表链、吉祥币等小礼物,失火后逃出来的斯库特肩上默默地披上一条棕色羊毛毯,真相渐渐明朗,这一切都是大家口中的“怪人”在默默关心着他们。至此,大家重新认识了拉德利。书的最后,他从坏人手中解救两兄妹时才真正露面,我们与主人公一道看见了他的真实面容。原来他是一个腼腆羞怯的人,就像孩子一样。人人都有偏见,我们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承认自己的理性是有限的。但是有偏见,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有偏见,而我们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我们需要通过阅读、通过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消除偏见。通过走出偏见,我们会拥有更宽广的心胸,望见更辽阔的世界。小镇上对于阿迪克斯为黑人打官司议论纷纷。“大多数人好像都认为他们是对的,你是错的...”阿迪克斯对子女说道,“他们有权利那样想,他们的看法也有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但是,我在接受他人之前,首先要接受自己。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如果别人把那当成一个侮辱性的字眼来骂你,并不能贬损你的人格。那只能让你看到,骂你的人有多可悲,他的谩骂并不能伤害你。”这大概是对如何看待他人偏见最好的方式,即我充分尊重你的看法,但我也有我的原则。当我有自己一套稳定的价值体系,我就不会被你所干扰,也没必要与你理论。这大概就是中国古人云的“君子和而不同”吧。关于勇气黑人汤姆·鲁滨逊被白人尤厄尔先生控告强奸他的女儿,阿迪克斯在法庭上非常镇定自如地询问证人相关细节,他们的言辞自相矛盾,漏洞百出,阿迪克斯说“判断一个证人是在撒谎还是在讲真话的一种方法时听其言,而不是观其色。”这个案子其实就像黑与白一样分明,可最后还是败诉。阿迪克斯并没有放弃,他寄希望于下次上诉。汤姆却等不了那一刻,最终在逃跑时被人开枪打死了。这故事结局令人唏嘘。阿迪克斯说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总有什么东西让人丧失理智,即使他们努力想做到公平,结果还是事与愿违。在我们的法庭上,当对立双方是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的时候,白人总是胜诉。这些事情很丑陋,可现实生活就是如此。”其实阿迪克斯一早就会料到这官司会有多么难打,自己的子女会面对许多刁难,但是内心的正义与勇气占了上风。就像书中所说“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有赢的时候。”杜博斯太太虽被疾病折磨地痛苦不堪,她明明可以靠吗啡来止痛,以此度过余生,可是她偏要在离开人世之前戒掉吗啡。因为她说要干干净净地离开这个世界,不亏欠任何人,也不依赖任何东西。阿迪克斯说,“她是我见过最勇敢的人。”这让我想起罗曼罗兰的名言“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也让我想起鲁迅先生说的“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我的词汇中,勇敢是一个最高级的词汇,是人类最稀缺的美德。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关键时刻,希望你能够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我也希望我能坚守住正义与公平,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关于教育斯库特的老师卡罗琳小姐强制性地推行她的教学方法“杜威十进分类法”,责怪斯库特按照自己的办法读书写字。其实对于斯库特来说阅读就像呼吸那样简单,老师的做法,让斯库特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当斯库特因此不想上学时,阿迪克斯并没有说老师的做法不对,而是告诉她“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除非你钻进他的皮肤里,像他一样走来走去。”“事情可以这样解决。如果你承认上学是必要的,我们就像原来一样每天晚上照常读书看报。成交?顺便跟你说一下,你在学校里最好不要提起我们俩之前的约定。我担心我们的做法可能会让那些更为博学多才的教育专家极为不满。”斯库特答应了。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高情商父亲的做法,他以商量的语气和幽默的口吻,既维护了老师的正面形象,也保护了斯库特阅读的良好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借以此事传递了简单的人生道理,教育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斯库特询问杰克叔叔“什么是婊子?”这从他人口中听到的带“脏字”的言语,令杰克叔叔并没有直面她的问题,而是讲起了不相关的故事。当阿迪克斯得知这一事件后,说到“当一个孩子问你问题的时候,你要正儿八经地回答,不要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他。虽说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但他们会比成人更敏锐地察觉到你在回避问题,回避只会让他们糊里糊涂。”这让我对小孩的教育有了一个深刻的认知。我们总把孩子当作孩子看待,其实那是不平等的,他们渴望了解这个世界,与你平等地交流。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通过孩子提出的问题去了解孩子的心理,这恰好是个正向引导的好机会。一味逃避只会激起孩子心中更多的疑惑与好奇,与其让孩子通过不正当途径去曲解世界,不如自己来解释他们早晚要知道的真相。当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我看来,本书的宝贵之处在于并没有一味去说教,而是通过细致刻画个性人物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语言腔调及与他人的互动等,巧妙地传达了作者的思想。钱穆先生说:“我们读好的文学作品,其实是在仰望一个更高的人生,接触合乎自己喜好而境界更高的性格。”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感觉在与一个高品性高情商的人对话。我从阿迪克斯身上,看到了身为一个父亲应有和最好的模样。在我的小孩长大后,我会推荐他阅读这本书。毕竟,那些中西贯通、亘古不变的道理是值得一说再说的。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3000字2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1960年美国女作家哈铂.李发表的长篇小说,被誉为美国当代经典文学作品,曾获普利策小说奖。知更鸟是一种唱歌动听,与人无害的鸟,它既不毁坏别人的花园,也不在玉米地里做窝,却会遭到无端的残害。本书名为《杀死一只知更鸟》,如果单从题目.上看,我们也许会猜测书的内容是有关怎样杀死--只知更鸟的故事。读完却发现书中关于知更鸟仅用了一点点儿笔墨,就是“弹无虚发”的主公阿蒂克斯.芬奇给孩子们讲述了自己因童年射杀了一只知更鸟,从而使他总有一种负罪感的故事。但是读完全书,细细品味,却发现“知更鸟”的故事贯穿了这部小说的全文,因为小说中有许多人物都与知更鸟有着同样的命运,虽然他们什么坏事都没做,却会遭到无端的残害。比如:人们眼中的怪人阿瑟.布.拉德利就是一只知更鸟,他虽然足不出户,却成了孩子们童年的恐怖象征。实际上,他的怪异也只是不符合小镇上大多数人的逻辑,但是他是善良的,不仅送孩子们礼物,最后还救了杰姆。黑人汤姆.鲁滨逊也是一只知更鸟,他勤勤恳恳,却被人诬告强奸,因为不忍被诬陷,选择逃跑而被击毙。另外,本书从写法上看,儿童视角也使其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意义和格调。小说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经济大萧条时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梅岗镇,斯库特和哥哥杰姆,还有一个名为迪尔的男孩对古怪、足不出户的邻居阿瑟.布.拉德利既着迷又害怕。梅岗镇的大人们也不愿谈论拉德利,多年来,很少见过他。孩子们对所传出的有关他的谣言和他隐居的深层原因充满了猜测与想象。第二部分主要叙述法院指定作者的父亲阿提库斯.芬奇为黑人汤姆.罗宾逊辩护。汤姆.罗宾逊被指控殴打并强奸白人鲍勃的女儿。阿提库斯.芬奇竭力找到了汤姆无罪的证据,并将事实真相摆在所有陪审员和小镇居民的面前,但陪审团依旧对汤姆做出了有罪的裁决,被冤枉的汤姆在判决当晚试图逃跑而被击毙。将本书的两部分有机贯穿起来的-个重要人物,就是使本书充满神秘色彩的怪人阿瑟.布.拉德利。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提到了他,但他却从未正面出现过,在第二部分的最后,他终于出现了,并在恶人鲍勃的刀下救了作者和他的哥哥,但作者很快就告诉读者,自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见过阿瑟.布.拉德利,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全书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以及她相对稚嫩的语言,委婉地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严重的种族迫害和种族歧视,反映美国黑人的艰难辛酸生活,有着一定的政治色彩。但是我读该书,却更多地从对芬奇-家人的工作、生活、交流的细腻的描写中,读出了浓浓的家庭教育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从父亲阿迪克斯.芬奇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神奇的力量,温柔的力量。父亲阿迪克斯芬奇是当地的律师,妻子早逝,他带着两个孩子杰姆和斯库特一起生活。他爱孩子,既不过于严苛,也不爱至宠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更注重言传身教的力量。阿迪克斯.芬奇,是芬奇家族的一员,却很少跟孩子强调所谓的家族荣耀,他想让孩子们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家族的附庸。他是当地的议员,在案件诉讼上,秉承真理,保护了黑人的利益。在当地,他颇受人尊重。尽管,很多人因为偏见,不能接受他为黑人辩护的事实,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表示钦佩。他是神枪手,却从不炫耀。作为女孩的斯库特一点也不淑女,整天跟着哥哥杰姆还有外地来的好朋友迪尔两个男孩子在-起玩儿。在闭塞的小镇居民眼里,一切不符合他们习惯的行为都是怪癖。所以斯库特的言行受到了姑姑及梅科姆镇有些居民的非议。但是父亲阿迪克斯.芬奇对于女儿的言行给予了理解和默认,他每天在家中休息的时候,总是会陪着孩子看书看报或者陪孩子们玩耍,让孩子可以像孩子一样玩耍、想像和思考。作为律师阿迪克斯芬奇无论是在法庭上,还是在私下里,他都始终对人恭敬有礼,用自己的行动维护黑人的正当权利,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也正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自己的坚持,他宁愿冒着被伤害的风险,也要坚持自己的正义为汤姆.罗宾逊做辩护。哥哥杰姆渐渐长大,身上绅士的气质也逐渐显露,他最后为了照顾好妹妹而受伤,也是父亲带给他人影响。小镇上的人家常常夜不闭户,但是拉德利却总是紧锁房门,这引来了很多闲言碎语。哥哥杰姆根据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和左邻右舍的传言,拼凑出一幕满是哀伤色彩的短剧来,他们模仿身边的人,像一个大人一样去说些稀奇古怪的话。聪明的父亲阿迪克斯早就猜到孩子们在做什么,也想到孩子们也许会因为调皮而惹出一些麻烦,但是他还是放心地让他们出去玩儿,只是在关键的时候,教给做人的道理。阿迪克斯的很多话,都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深刻地体现了父亲阿迪克斯本身的个人魅力。比如,关于勇气,他对孩子们说:“我想让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勇气不是一个男人手里拿着枪,而是当你还未开始时就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关于孩子提出的尴尬问题,他对自己的妹妹说“如果一个孩子向你提问,你回答他就好,不要反应过度。孩子就是孩子,但他们会比大人们更快发现你在逃避。逃避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在孩子们处于愤怒或面临挑衅时,他教导孩子:你只需要把头高高抬起来,把拳头放下。不管人们对你说什么,都别让他们惹你发火。试着改变,试着用头脑击败他们。”我们的很多父母,都在苦恼于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却很少有人真的反思过自己的言行。读了这本书,从父亲阿迪克斯身上,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心平气和的力量,那是一种最温柔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在教育引导孩子方面,是决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从小说中的人物之一阿蒂克斯的身上学到3个教育理念:1、与孩子平等对话阿蒂克斯的教育理念的基础是洛克、夸美纽斯以及卢梭的教育观,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教育规范。他所实践的教育理念使得我们进行思考以及探索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平等对话”。阿蒂克斯在与儿女们进行相处的过程中扮演的不仅仅是父亲的角色,还是一位陪伴着以及倾听者,从始至终与孩子们处于同等的位置,正是因为他“平等对话”的教育理念,使得孩子们对于父亲有一种由衷的喜欢。阿蒂克斯的教育理念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因为其并不比大人的级别低,孩子们有独立的思考,能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阐述,而不是像中国家长那样更多的是严厉的说教。2、给孩子做榜样父母是孩子们第一个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阿蒂克斯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以身作则的绝佳示范。最好的表现就是在阿蒂克斯在为黑人进行辩护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阿蒂克斯的生命一直受到威胁,而且家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作为父亲,他希望能够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比较优秀的形象。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对于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希望能够在他的行为的影响下帮助孩子们做一些善意的事情。所以,阿蒂克斯对于自己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对于这点再看看中国的家长们,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到,还怎么要求孩子做到呢?3、爱的教育阿蒂克斯对于爱的重要性进行反复的强调,他显然明白爱对于孩子们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爱的本质应该是从内心爱别人,充分的为他人考虑,用爱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现阶段,孩子们普遍表现为易怒、暴躁以及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不带有感激之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爱的缺失造成的,因此人们非常容易搞混爱和溺爱。阿蒂克斯从来不溺爱孩子,只是给予孩子们恰如其分的关心,帮助孩子们以爱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爱一方面不是恨,阿蒂克斯从来不恨任何人。尤厄尔对于他进行不好的举动,但是阿蒂克斯从来没有记恨过他,并且从来也没有进行报复,因为阿蒂克斯知道每一个人都会存在自己的盲点。另一方面就是不歧视,阿蒂克斯认为歧视就是人与人进行沟通的鸿沟。人是不会分等级的,加入分等级标准也只能是道德以及人格,绝不会是肤色、名誉以及样貌等,阿蒂克斯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外在特征而去歧视他,阿蒂克斯对于穷人、怪异的人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他在看待他人的过程中都是以辩证的眼光进行的,不会刻意的关注被人的缺点,也不会对被人的优点进行过分的夸大,对于看待被人的眼光都是客观公平的进行的。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勇敢力?原文摘选:“我想让你从她身上学些东西——我想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手握枪支就是勇敢。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杜傅斯太太赢了,用她那仅仅九十八磅重的身躯。按照她的观点,她死得无怨无悔,不欠任何人,也不依赖任何东西。她是我见过最勇敢的人。阿蒂克斯在赢得人们的尊重之后,给我们的人生真相:有些黑人撒谎,有些黑人不道德,有些黑人在女人面前不规矩——不管是黑种女人还是白种女人。但是,这种真相适用于人类所有的种族,而不仅仅是某个特殊的种族。在这个法庭里的人,没有人没撒过谎,没有人没做过不道德的事,没有一个男人看女人时从来不带欲望。生活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评判别人的时候,但是却很少有站在当事人角度上的评判。多的是捕风捉影和以讹传讹。我们有时偏见别人,有时被别人偏见。偏见别人的时候,我们多的是自以为是的道理和坚信不疑的看法。当我们明知自己被别人偏见的时候,多的就是一肚子委屈和有理说不出的难过。无论如何,偏见使我们的目光变得狭隘,看不清别人的闪光之处。它带来的也总是不平与不公。愿我们都能克服偏见,不杀死任何一只为人们歌唱的知更鸟,还世界一个公平和晴天。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3000字3

一开始我总觉得这本书有些晦涩,虽然是小说,但是读起来却要逐字逐句去理解,有时候一分神,便不知东南西北,所以对于我这种速读的人来说,好不容易要等到非常冷静,安静,平静的时候才能将这本小说咀嚼一番。跟余华的流畅感不同,此书不是拿来玩味用的,从孩童的视觉出发,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童贞,还有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懵懵懂懂以及诧异,仿佛隔着一层纱,但是触摸到的却是一片虚无,从这个虚无里,很多东西都显得不是那么真实,比如偏见。从“我”,杰姆,迪尔的友情牵涉出一系列的人物,可怕的拉得利怪人,聒噪无礼的杜博斯太太,自尊倔强的坎安宁,无恶不作的尤厄尔,以及善良低调的黑人卡波尼,崇尚正义的泰勒法官,没有种族偏见的雷蒙德,充满门第歧视以及虚荣心的亚力山德拉姑姑,对生命充满敬畏的阿迪克斯,无论小说以哪一种叙述方式,从哪个角度去描述,带给我们的只能呈现出他们身上的某种比较突出的属性,而不能让他们这个人来标签化,就如同书中多次强调的,你永远无法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着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立场思考问题。还有最终的那句,大多数人是善良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阿迪克斯选择怜悯和敬畏的原因。这个世界充满太多的纷乱干扰,也有太多不公平,我们只能做到约束自己,理解别人,敬畏生命,以我们自身的力量去化解一切不可思议的事,不偏激,不妄想,没偏见,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个世界。一开始小孩子们妄想中的拉得利怪人,就是小镇上诸多口舌传播的结果,在这个社会,如果你不融入人群,你特立独行,你就是十恶不赦的怪物,,这个世界的一切罪恶仿佛都和你的“不一样”有关。所以小孩子对于这些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人抱有偏见,恐惧,甚至恶意揣测与他有关的一切,大人们的行为构建着孩子的世界观,乌合之众的闲言碎语已经是主流,或是要依照某些准则做“淑女”和绅士,要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对黑人抱有偏见,不然就是“怪物”和“坏蛋”,从某些方面看,“真理”仿佛就在“大多数”人的手里。然而这么一个“坏蛋”,居然会偷偷地给孩子缝补裤子,给他们送可爱的小礼物,在意图谋杀儿童的尤厄尔手底下将孩子拯救出来。杜博斯太太的出场时间很短,但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么一个无礼刻薄,喋喋不休得可怕的女人,她骂主人公和她的哥哥,骂她们的父亲不该伸张正义,抱怨这世间一切的人居然是一位勇士,她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在戒毒,得了癌症的她接受吗啡注射本身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她选择了和“毒”做抗争,在极度痛苦中她戒掉了吗啡,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世,就像她说的,她对得起自己。其实小说的主脉是“黑人强奸白人”案件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但是这些前奏和旁枝末节却显得尤为珍贵,这些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让我感到,人世间的一切不容易,还有偏见是无处不在的。有地位有钱的白人瞧不上有地位没钱的白人,有地位没钱的白人瞧不上没地位没钱的白人,而没地位没钱的人瞧不上品性恶劣活得猪狗不如的白人,而品性恶劣的白人瞧不起黑人。杰姆说,何不将人分成“白人”和“黑人”算了。阿迪克斯说,他们都是人。肤色歧视将“人”变得不像人,黑人案件中,正义明明已经就在眼前,而陪审团却因为偏见将邪恶散播,然后一条生命消逝,孩子的童贞也随之消失,书上说,只有小孩子在面对这类事情的时候会流眼泪,而大人已经不会再流泪了,这句话令我震撼,是的,我已经很难像以前那般容易被一幅画,一句话,或者是一朵花所触动,被一些不公平的事物而影响。人在社会中跌打滚爬越多,时间越长,遇到的不公平的事越多,渐渐就麻木了,从挣扎到接受,这中间隔着太多不知不觉就疼过也划过去的失去,有时候想想,这个社会本身就是这样,很多事情都是无能为力的,倒不如保全自己的良心,尽力不要做乌合之众中的一员。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不无辜,尽力让自己站在人群之外,对得起自己的心。世界上仍然有像阿迪克斯这般敬畏生命的人,只要他存在,他就是一束光,而这束光足以照亮他身边每一个善良的,有良知的人,比如与恶势力作斗争的崔永元,生而为人,按照一套准则来,要表里如一,这是多么珍贵的一件事,阿迪克斯说,我不希望我在家里表现得和外面不一样。这句话同样令我思考了很久,曾几何时,我把光芒四射的自己,激情满满的自己,善良温柔的自己投射到人群里,而把自己的疲弱无力,聒噪愤怒,刻薄小气展现给家人,外界对于此评价是情商不高,而我觉得不是,这是一种自我伪装,是不面对真实的自己。如何要做到规律化,就是你想成为哪种人,你就尽力这样塑造自己,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表里如一,不要勉强,苛求,伪装,这样是痛苦的。后来,我深入自己的内心,直面自己的痛苦以后,我奉行单一标准,我对外人如何,对家人就如何,我对外宽让,对家人也如此,我对外界善良包容,我对家人也是要耐心满满,自从做到这些,家庭和外界达到平衡,不用刻意去迎合谁,甚至可以远离人群,也没有分裂和焦虑。从拉得利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我不需要再在任何人的身上找存在的意义,我试着独处对话,但不属于刻意去封闭,而是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就做一个怎样的人,既然我不想和人群打交道,不想和别人说家长里短,我就对外界宣告了,我从此不需要多余的交际,很神奇的是,大家都理解了我的特立独行,原谅了我性子里的薄凉,从此以后我再不需要和谁抱怨我的日常,没得抱怨,我已经自行填补了一切,这种感觉真是好,茕茕孑立同样超越孤独,我已不需要再逃避什么。昨天和一个小姑娘聊天,她说不想结婚,我说人的精神追求高于一切,如果你觉得自己精神丰富,那么婚姻对于你来说就不是必需品,你不需要去依附谁,从谁身上发掘自己的意义,如此就好,做好自己。另一个宝妈反驳我,女人是一定要结婚的,也一定要生孩子,不然就是不完整,如果是以前,我肯定是附和,要么附和,要么就是反驳,以前的我就是认为,这个世界非黑即白,总只能选取一端,而现在我则是充满善意对她说,也许是每个人所要的不同,你觉得幸福就好。是啊,我不再带有偏见,不再觉得女人需要婚姻就是附庸,也不再觉得不需要婚姻的人就是薄情,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从流水线里出来的,拥有一模一样的心性的产品,人和人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想要的都不一样,我们只能做好自己,也不要妄图用道理去说服别人,因为你不是她,你不懂她的经历,她的需要,她的恐惧,你只能以自己为出发点。夏虫不可语冰,我亦如此。书中全文都离不开“偏见”二字,生活中也一样,我觉得好,你觉得不好,我就要说服你,我就要打击你,甚至我会怀疑你的人品,如此这般,不论是婚姻,事业,抑或职业,总是逃离不开人们的偏见。我该如何面对偏见呢?我告诉自己,大家都不容易,你尽可能彬彬有礼,不害人就好,你有自己做不完的事,为何还要把眼光放在议论别人的长短是非上。其实我想说,我想成为阿迪克斯这样的人,这样的长辈,我完善自己以后,再正确地引导我的孩子,让他们学会一往无前。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人从出生到死,其实中间的过程是一个失去的过程,失去了什么,别人没说,我思忖了很久,我从懵懂地探索这个世界,到适应这个社会,失去了童真,善良,个性,安全感,痛觉,学到了敷衍,合群,打交道,追求,变通,圆融等等。其实是一边得到,一边失去。《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写得很好,我与自己做了人生探讨。有意思的是,今天刚好读到陶渊明的那首《归田园居》,第一句就差点让我热泪盈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最后我查了一下作者的生平,哈珀李,一生未婚,不接受媒体的采访,远避于世。挺好,她不像简▪奥斯汀书写婚姻美满的那一类,也许她早已追求到了她想要的一切,就如同她书中隐喻的那般。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