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天生属性还是自我要求?(征文网)

3140478561 2022年4月25日原创文章评论75 阅读11458字

古人有云:文如其人。文章如同作者的为人,这是从古至今被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公理。“文”确如其“人”吗?”元好问曾作《论诗三十首·其六》,写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的怀疑。其实不需元好问提出疑问,现实已经映照出了“文如其人”的真面目,它并不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使文章完完全全符合写作者的“人设”,它是一种写作者的自我要求,是写作者的“圣经”。

首先,“文如其人”具有主观性。天下文章,风采各异,没有一篇是相同的,那么作者也是,就像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那么,“文如其人”便不会是一个客观标准,每个人的标准都不统一,而且绝不会都“如其人”,因为世上下三滥的文章很少,但是下三滥的人一点不缺,显然文风与人一一对应是绝不可能的,因此说明“文如其人”是文人对于自己的为人要和文风基本一致的自我要求,就像一把尺子,他们用“文如其人”在心里丈量着自己。

其次,“文如其人”具有假设性。所谓假设性,就比如假设某水果是甜的(而它实际上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酸的,只是暂时得不出对于事物正确的判断而倾向于某一判断),就是假设性。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对于一名文人而言,仅仅是读过他的诗、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他的人生,在此之后才算认识他这个人。人们虽常说“文如其人”,连孟子都认为文章看不出一个人的全部,可见“文如其人”是非常有局限的。有人会问:那历史上的确有许多文章风格如同写作者性格的例子呀?这不是“文如其人”吗?不可否认,确实是的,但这不足以代表“文如其人”就是对文人的客观标准,既有“如其人”又有“不如其人”,两种情况并存,这恰恰说明了这是文人的自我要求,既主观又假设。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有言在先:“吾人对于一人之哲学,做历史的研究时,需注意于其时代之情势,几个方面之思想状况。”如此看来,要研究一个作者,见出其人的人品风格,不能只看到他的作品和思想,作为、言行等也必不可少。梁晓声的小说《人世间》中的知识分子代表冯化成,作为一名北京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吸引了一个个女青年的青睐,婚后的他却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最后落得流亡海外的下场。他的文风必定上乘才能有一个接着一个的追求者,但是他狂妄自大、自甘堕落、见利忘义,最后流亡海外,不得不令人唏嘘,这就是“文如其人”吗?老舍《四世同堂》的丁约翰,写得一手漂亮的洋文,却是“把心都卖给洋鬼子”的洋走狗……可见居然连近现代的作家、思想家也对于“文如其人”有不自信的表现,作者既可以如其文风,也可以不如,假设性的证明如此更加稳固,而“文如其人”仿佛就要站不住脚了。

其实,早在孔子时期似乎已经提出过类似于“文如其人”的说法了。儒家名之“正名主义”,即“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虽然是在政治领域对天下人之要求,可是孔子的正名主义内涵就是以名之定义,为吾人行为之标准,则可以此推得,若为文人,不但必行文人之事,而且必须符合自己的“文”的规范,“挫万物于笔端”所写之物也要符合其人的身份,这也是圣人对天下所有人行为规范的约束,是以“礼”积极地规范,而属于天下人的文人自然也在其中。

综上所述,“文如其人”其实是作为为人的一种自我规范、要求,并不是“写什么文像什么人”这么简单,对于作家也不能期待太高,毕竟“文章宁复见为人”。在当今娱乐至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撕裂如此严重的时代,由于文章风格大体上的确定性,“文如其人”的精神更加彰显出可贵之处,毕竟谁都想要一家为民喉舌、执笔倜傥的报社,谁都想要一个不毁童年的偶像,谁都想获得身边人对自己更多的真诚……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