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山-征文网

xueshan1 2022年5月14日原创文章评论72 阅读1400字

小水山
我家的东北角有一小山名曰“小水山”,大概因三面环水而得名。每年夏秋湖水暴涨,小水山如一叶孤舟漂浮在湖水里,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但它从来没沉没过。据上辈人讲,小水山其实它不是山,是墓,是明朝一位大官的墓,乃风水宝地,不会被淹。传说归传说,谁也不把它当回事,但从此我便对它怀有神秘之感。每次归乡就能远远地看见它,心中深感莫大的安慰,有风水宝地在,故乡就不会消失,童年的记忆就有依托、就有承载。
这里曾水草丰茂,一入夏天草长莺飞。小时候我和同伴在此放牛,不需要牵着牛缰绳,也不需要严加看管,任牛自由自在地在山坡上吃草,因为此处除了青草就是树木,没有庄稼,只需把缰绳挽在牛脖子上就成。所以,这里是牧童的乐园。
我们在山坡上的大青石板上划上格子“下六”。所谓“下六”,类似于今天的围棋,不过没有围棋的棋子多,只用6颗石子,等把对方下得“憋死猫”无路可走便赢了。通常俩牧童在下,众牧童围观,有时紧张得静穆,有时高兴得大呼小叫,那童真童趣至今觉得好笑。
闷热笼罩着七月的原野,山坡上的蝈蝈耐不住酷热在荆棘棵里、矮树丛中、乱草窝里拉长声音合唱着夏天的歌,此起彼伏,悦耳动听。我们不惧炎热,对捉蝈蝈很感兴趣。先是全神贯注谛听蝈蝈从那里唱的歌,确定了方位后,便拨开蒿草,披开荆棘,小心翼翼地潜伏到蝈蝈附近观察,只见蝈蝈背上发声的鞍翼一张一合地震动着发出清脆嘹亮的声音,很有节奏,也有韵味,真是天生的歌唱家。捉蝈蝈动作要快,甚至是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稍微慢了蝈蝈就跑了,它可是捉迷藏的专家,躲到草丛中,藏到荆棘棵里,再也不作声,再想捉就难了。再就是手不怕葛针扎。好的蝈蝈大都躲在葛针窝里,如果不迅速出手,而是躲避葛针,蝈蝈早就跑了,所以捉到好蝈蝈是要付出代价的。捉到的蝈蝈把它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秫秸笼子里,再在山坡上掐些南瓜花作为它的食料,中午回家把笼子挂在院中的树上,晚上吃完饭一家在院中乘凉就可听到蝈蝈的合唱,那动听的旋律给盛夏之夜带来丝丝清凉。
小水山脚下就是清凉的湖水,盛夏的日子里湖水漾漾的,散发着腥腥的水草及苇叶、荷叶的清香味。水下是光滑的石板,顺着山脚一直延伸到烟波浩渺的湖水里,这里是天然的浴场,也是我们躲避炎夏的好去处。每天都洗澡,每天都打水仗,下水便开始,你撩起一捧水泼向我,我捧起一捧水泼向你,个个都光溜溜,水淋淋,互不相让,泼成一团。湖里水花四溅,欢声笑语,浴者心情极度放飞,行为极度放荡不羁,构成夏日一道亮丽的风景。湖水里有蚂蝗,不小心就被吸上,吸在腿上不要紧,拍几下会自动掉下来,并无大碍,就怕吸在要害部位。同伴中不乏恶作剧者,捉只蚂蝗趁人不注意放在别人的屁股上,然后大呼小叫虚张声势吓唬那人,那人吓得赶紧上岸,一阵乱拍,引来一阵哄笑。
洗完澡,我们总喜欢来到山坡上树荫下的光滑的大石滩上,铺展开来,叽叽喳喳地说笑,或聚精会神地看山下湖水中碧绿的芦苇,以及在苇丛中起起落落的水鸟,或聆听酷热下躲在树丛中的蝉鸣,或讲天上地下的杨二郎担山撵太阳及狐仙鬼怪故事,或互相捉弄取乐,直到天晌午了,我们还留连在那里,直到大人来叫,才极不情愿地牵着牛离开那里......
每次回乡,见到家乡有许多变化,湖水没有了,连同我童年时的天然浴场也一起消失了,但小水山还在那里,心里感到一丝宽慰。当我再次离开故乡,走了一段路,回头望望,小水山仿佛跟在我后边,送我一程又一程,跟我走了很远,很远。我多么希望小水山永远陪伴在身边!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