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青年洞(外一篇)

十一长假期间,陪全家人一起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红旗渠总干渠咽喉工程之一的青年洞,观瞻工程的壮阔,感受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
青年洞是红旗渠标志性工程,处于豫、冀、晉三省交界处以及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说的牛岭山村下方,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它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在红旗渠绵延一千五百公里的征程中,它是主要的关隘。我们接近它很是不容易:因天下着小雨,道路湿滑,加上是“十一”,来参观的人很多,青年洞的石阶路上,人们似是搭着天梯,一个挨着一个,他上他下、接踵而至。
自游览区停车场到青年洞的位置足有一千多米的海拔,由于修上去的石板条阶历经岁月磨砺,显得斑驳苍老,两旁的各类树木已是遮天蔽日、郁郁葱葱。在攀缘上升的时候,我在想,这么高、这么长、修得整齐的石条得需要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苦劳作呀,走上了一个又一个石板平台,青年洞终于呈现在人们眼前,我们看到了鹰咀山、虎口崖、神工铺等几处景点,这些都是当年修筑青年洞时留下的遗迹,望着眼前险峻壮阔的景象,感觉真是不可思议,不知道当时的青年们费了多少力,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才得以完成这项令世人惊叹不已的工程。看着一汪清流顺着山腰的石渠向这边倾泻而来,又向着前方蜿蜒冲去,盘山绕岭,去灌溉万亩良田。红旗渠全部由整整齐齐的条石垒砌而成,宽有十米的样子,渠深有四米多,有一千五百公里长,是我国最著名的人工天河。难怪周恩来总理把南京长江大桥和红旗渠并称为两大奇迹。的确,走近红旗渠,走近青年洞,一种久远的艰苦奋斗精神扑面而来,令人不得不联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
你看呀,在一千多米的悬崖峭壁上,绿树的花丛里,缓缓流着漳河的甜水,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啊——青年洞从山的那边穿流而过,那洞的高大宽阔看起来都能开进一辆坦克,洞的上方是郭沫若题写的三个大字“青年洞”。青年洞共六百一十六米长,开凿时间在六十年代初期,当时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好多国家大型基建项目都停建了,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委抽调三百名青壮年劳动力,组成突击队,每天以三十厘米的进度,发扬蚂蚁啃骨头精神,历时一年零五个月,终于贯通了青年洞。漳河水通过这里环绕在千里太行的悬崖峭壁间,宏伟壮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丰富了几代人的思想。
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刻着“山碑”二字,这是李先念为《山碑》摄制组题写的片名,意在教育子孙后代不忘红旗渠精神,牢记艰苦奋斗的历程,可谓寓意深远。从青年洞往下看,成千上万的车辆开到这里,载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到这里参观体验当年的修筑过程,看到这些人文景点,我想,并不仅仅是这里建有一个红旗渠青年洞,而是这里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的信仰,一个民族的希望!
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并不单单是这里的景色有多么美好,也并不是单单来旅游参观,我想,来到这儿的人们,最重要的还是奔着这里的红旗渠精神来的,通过观览,切身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每一个家庭的兴旺没有艰苦创业不行,每一个人的发展没有自力更生不行,新时代发展没有团结协作不行,为国为民没有无私奉献不行。小到个人家庭,大到民族国家,都需要这种精神的滋养,才能永葆活力、永不衰竭。所以,我们一家人都来了,因为我们需要这里的精神营养……
丹江源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建成并通水多年。我已经不止一次拜访这一输水工程的杰作了,每来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阳光洒在水面上,浮光跃金,一碧万顷,快艇游泳,汽笛声鸣,溅起浪花朵朵,犹如片片碎玉,高扬起,然后被抛向水中,置身其中,呼吸着高氧空气,心旷神怡,飘飘然如登仙,恍恍乎如腾空。激动之余,有一问题突然从脑海中冒出:此处是长江的支流汉江和丹江,那么其支流的水源处在哪里呢?也就是说,何处才是丹江源呢?我把这一问题告诉了同游的文学艺术界同仁,大家一时茫然……
我们向导游求解:丹江源,大的概念应是商南县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包括白龙峡、青龙峡、黑龙峡、石燕寨、丹江源五个区域。峡长二十多公里,纵深十多公里。白龙峡俗称七里峡,峡的左侧山峰,观之如凤凰展翅,故名凤山;右侧山峰状如石猴,故名猴山。左右山峰,仙猴戏凤,自成一景。山坡上还有一个拔地而起的奇石叫仙人石,亦称仙人峰。青龙峡被当地人称为东峡,险峻异常,峡谷两面绝壁千仞、藤蔓摇缀。更为奇特的是,两面的悬崖峭壁上,茂密地生长着海桐、樟树、铁杉等珍贵常绿乔木。黑龙峡位于峡谷的西端,沿石燕寨西进,就是奇险神秘的黑龙峡,全程约十公里,因峡谷窄长,水在石槽中湍流,又称黑金丝峡黑龙峡。
三个峡谷幽深狭窄、壁绝峰险。瀑群奇幻,溪潭珠连,原始林深,尤以黑龙峡为甚,其势:窄、长、秀、奇、险、幽,又集峰、石、洞、林、禽、兽、泉、潭、瀑等自然景观为一体,可说是,步移景异、风姿万千。中午时刻,我们一行来到金丝峡最著名的景点“一线天”,其景两旁悬崖峭壁,危岩耸天,由于谷深林茂、溪流蒸发的作用,万道阳光直射谷底,使人置于仙景一般,经过清澈的月牙潭,依稀有古人修的栈道,让人思古乐今,诗兴大发。不多时,忽闻流水哗然,如同掌声,转过一怪石,只见一眼乐水从巨石下喷涌而出,泉水清冽,珍珠四起,这就是有名的“马刨泉”。相传,秦汉时期有一位苏娘娘,身怀有孕,躲难请命剿灭义军,路经于此,天热地旱,人困马乏,饥渴难当,将士伤病过半,苏娘娘初怀孙太子,身体虚弱,加上暑气袭人,饥渴难耐,苏娘娘眩晕落马。在此危急之际,苏娘娘坐骑乌龙马引颈长嘶,奋蹄刨地,刹那间,一道白光闪过,一眼清泉喷薄而出。苏娘娘大喜,与众将士痛饮。此泉清凉甘甜,将士饮后饥渴顿消,病痛全无,士气大振。泉水汩汩不绝,爽凉纯清,看一眼使人流连忘返,喝一口令人回味无穷,故有神泉之名。苏娘娘登石上马,挥兵与敌大战而胜。后人就将此泉叫马刨泉……
在前方,距峡口三华里处,有两个五吨大小的巨石,生长着两棵树,其中一棵是名贵植物金钱槭,属国家重点保护树种,上有一牌名:“石生树”。有人说,此独特风景源于这里的原始,源于这里漫山遍野的泉眼、溪流和瀑布润泽。据导游介绍,丹江源头之一的金丝峡就有黑龙泉、水帘泉、马刨泉等五处大的泉眼,构成了峡谷的主要水源,并形成了黑龙瀑布、魔女瀑布、双溪瀑布、拂尘瀑布、锁龙瀑布、连环瀑布、彩虹瀑布等十四处大的瀑布,其气势磅礴,瀑布间又形成了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三十多个碧潭和湖泊,其中的龙湖最大,湖水清澈,青山翠影,上百只竹筏摇曳其间,犹如西湖,更甚于西湖清秀。丹江源地处南北气温交汇区,气候湿润,既有温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树种,又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其间,古树参天、森林茂密,又多常绿竹林,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八。在峡谷的石燕寨,生长着四百亩左右的短柄枹栎原始森林,它是秦岭地区面积最大、最古老、郁闭度最高的短柄枹栎原始森林,整个峡谷兰科植物随处可见,林间的苔藓、蕨类等植物十分丰富,计有南北交汇植物一千六百九十六种,并有红豆杉、大果青树、香果树、朵椒、兰科等三十多种稀有植物,形成了独特的丹江源头生态系统。
丹江源之所以有强大的造水功能,能够润泽北方四省,功在于南方气候温润而雨多,使得地表林多水多。同时,也因其山高地远,人迹罕见,保证了它的原始古貌。而且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没有进行开荒造地、森林砍伐,使泉能自出,瀑布能自流,森林能接替,湖水得以安宁。
徜徉其中,真得感谢上苍给我们的这份珍贵的“恩赐”,突然,一位文友高腔大调,脱口而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家不约而同地鼓掌而应……
作者简介:文香婵,女,系南阳市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躬耕》《参花》《山东文学》《莽原》等刊物。部分作品收入“国家大型文库”,出版散文集《遥望星空》《文化江湖》。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