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

社 戏
缙云素来是戏曲繁盛之地,缙云社戏更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地方特色成为当地最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代表。社戏是缙云民间文化的传承,源远流长,其中婺剧最具代表性,因而缙云便成了江浙一带的婺剧之乡。
婺剧是浙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金华、丽水以及江西的北部。它起源于徽戏,有400多年的历史,戏曲界有这样的说法:“中国戏曲史一半在浙江,浙江戏曲史一半在婺剧”,可见婺剧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上世纪70年代末,封禁了10多年的古装戏开禁了,缙云各地的戏班子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就拱出了许多来,上下三处请戏班演戏的也特别多。我家所在的小村庄也成立了一个戏班子。由于村里有许多“老戏活”①,戏曲工底硬,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好戏班。我大姐是戏班子里小有名气的花旦,于是,年少的我也就三天两头跟着大姐前村后店去凑热闹。慢慢地,我就熟悉了戏曲中生、旦、净、末、丑角色,知道了社戏是我们江浙一带农村古有的习俗,也知道了缙云社戏与鲁迅先生曾有过经典描述的绍兴社戏的区别。从此,戏曲文化在我的脑子里便打上了今生不可磨灭的烙印。
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姐只上过半农半读的二年学。母亲说,大姐是学校的顶尖生,虽然是半农半读,但学习成绩还是非常突出,当读完一年级后学校就决定让她直接跳到三年级读书。在学戏的日子里,姐就没日没夜地看剧本、背剧本,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问我,我也自然地成了大姐的小老师。也正因姐的努力,她的写作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能自己动手给远在千里之外当兵的姐夫写信,当然在写信的时候不乏有我参与的痕迹。这些事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此情此景犹在昨日。
缙云人,但凡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求雨祈福、佛殿开光、大桥落成、生意人出门做生意前后,都喜欢请戏班演戏。戏一开演,就起码演上两天三夜,有时要演四天五夜。不过,不管演几天,哪家戏班,哪个主家都不会演跨月的“两头戏”,说“两头戏”不吉利。
请戏班的戏金、伙食等一切费用,有由一个主家独家承揽的,也有由许多村民分担、集资的。因为请戏班演戏的事由不同,所以,演戏的性质和叫法也就不同。有开光戏、还愿戏、祝寿戏、平安戏等等。演的戏文,也因请戏目的不同而有区别。比如,主家是为了祝寿请戏班子,那么演的节目就是喜庆的,不能上演悲伤的。因此,每个戏班子通常都备有十多本戏,甚至数十本戏,以备不时之需。
只要村里有人定了演戏的日期和戏班,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戏,不管你有没有分摊戏金,你都可以搬板凳去戏台前占位置,放心大胆地通知三亲六眷来看戏。看戏的人多,场面热闹,请戏班子的主家就脸上有光,就乐呵就高兴。
请的戏班子有演越剧的、也有演婺剧的,但绝大多数是演婺剧。因为缙云流行的是婺剧。虽然大多是农村业余草台班子,但戏班子多,节目也丰富,还是出了不少名声响亮的角色。有的戏班子演员阵容齐整,扮相俊美,唱念功夫了得,演员又各有绝活,盔帽行头簇新,音响灯光设备呱呱叫,自然成为各村争抢的热门剧团。特别是年节戏,得提前好几个月下定金预约,甚至有临时抢戏箱引起纠纷的。
大幕未开,必定先闹“花头台”。先锋唢呐,笙箫笛子,胡琴三弦,锣鼓镲钹,各种乐器啊啊呜、滴滴嘟、哩哩噜、咙咚哐响作一片,一般要闹上二三十分钟。闹花头台,一是为了归拢看戏的观众,等于发通知:我锣鼓一响,看你脚底痒不痒,看戏的抓紧来了,好戏就要开演了!二是为了亮亮戏班后台(乐队)的底子。懂行的人说,只要听听戏班子头台闹得怎么样,这个戏班子后台的演奏水平有几斤几两就全掂量出来了。随着缙云婺剧不断光扬,“花头台”也改成了“闹花台”,由以前的后台(乐队)亮底子演变成了前后台同时亮相,那炫丽多彩的场面更是振奋人心。
“花头台”结束后,通常是“叠八仙”。像开光戏、平安戏、还愿戏、年节戏等都是肯定要叠的。那场面可真大,生旦净末丑、刀枪剑戟棒全上了场,把一个宽大的舞台站得满满的。许愿祈福的,此时,要在正对戏台的看场中央专设的神仙菩萨座像前供上香纸蜡烛、三牲果品,并给台上的“八仙”们送上香烟、糖果,还有利市②红包。
“叠八仙”中最讨彩头的要数“三跳”了。“三跳”其实是游离于“叠八仙”之外的三个人物,戴着不同的面具表演。
先是“跳魁星”,也叫“魁星点状元”。踩着“魁星锣鼓点”上场的魁星,传说是玉皇大帝的女儿,虽然面貌丑陋,却是满腹经纶,于是蟾宫折桂之事便由她负责。这还了得?过去几千年里的读书人,谁不巴望封侯拜相、高官厚禄?如今农村里的孩子,更是把上大学当作最理想的出路。因此,“跳魁星”时,便有老奶奶领着小孙子,年轻夫妇怀抱婴儿,争相请魁星用红朱笔在孩子前额点上一点,算是做了“状元”标记。常常一个晚上就要点上好几十个呐!你说状元哪有这么多?这个好办,递上红包,魁星自然会想办法争取状元名额的!
接着就是“跳加官”。上台的是一位慈眉善脸的白面丞相,台步沉稳,从容不迫,嘴上念念叨叨。慢慢吞吞地信步于舞台中央,然后亮出“天官赐福”、“一品当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条幅。传说,加官就是唐朝元老魏丞相。其实,“跳加官”就是祝福神州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最后是“跳财神”。赵公元帅捧着金元宝耀武扬威地上场来了。戏场里的氛围也被推向高潮,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争先恐后拿了大大小小的红包去换赵公元帅的金元宝。据《封神演义》记载,这位手执钢鞭、身跨黑虎的财神爷,生前是助纣为虐的,只不知姜太公为何却给了他这么一个肥得流油的美差使。
“叠八仙”其实就是众仙聚会,歌颂天恩,祈祷国泰民安。老百姓就是为了讨个彩头,满足一下自己成功、平安、兴旺的美好愿望。叠好八仙,放了鞭炮,送了菩萨神仙,请戏的主家和戏迷们祈福祛灾的心愿也就了了。
折子戏(俗称“散出”)开演了。这时,原本零散在戏场外面的青壮年男子便陆续来到戏台前正中央的方阵里,这地方是青壮年男子的“领地”。他们在这里往往不是安分看戏的,有的是为了看女人,有的是为了图热闹。每次台上出来一个女演员,他们就会伸长了脖子看个新鲜,评头品足,台前也常常因此而引起一阵阵骚动,但凡在这个时候,有些爱热闹的就会故意发出嗷叫,使整个戏场子形成一种闹哄哄的景象。
戏场子后半面是妇女、年长者看戏的地盘。本村的妇女和年长者,以及请的三亲六眷,都会各自在事先抢占的四尺凳上落座。痴痴地看戏,痴痴地陪落难公子(闺秀)流泪,痴痴地为陷害忠良的奸贼终遭惩治而称快。怀中的孩子睡着了,解开衣襟一团,依旧那么抱着。来得晚的,坐在凳子上也不见得知道戏台上究竟演什么,有的就站在场子边上踮着脚尖晃来晃去地看个大概。
戏台两侧和四周过道是孩子们的天地。戏台边上的孩子,不但可以看清演员戏装上画的是什么,手里拿的刀枪是真是假,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抢到观众扔到台上的橘子、烧饼、甘蔗,甚至硬币。其实,真正吸引孩子们的,还是戏场过道和戏场后面鳞次栉比的吃食摊。油条、馄饨、豆腐丸、瓜子、花生、糖果、甘蔗、烧饼……平时难得一见的小吃零食,在戏场上,几乎都能找到。戏场上,即使平时非常节俭的父母,也往往会掏上几个毛钱买碗馄饨,炸根油条给自家孩子解解馋。
小吃零食当中,最勾人口水的要数缙云烧饼了。烧饼师傅把面团在案板上一摁,抓上一撮由新鲜猪肉、梅干菜、香葱混合而成的馅料放在摁平的面饼中央,五指一提,捏成一个圆球,再用手掌摊平压薄,撒上芝麻,涂点清水,放在掌心,“啪”一声,反贴在燃着红炭火的烧饼桶里,再拿一个刷子蘸些用蜂蜜熬制的糖油,刷在饼桶中烧饼的表面上,不出两分钟,烧饼的表面就变成金灿灿的黄亮,一股混合了面粉香、肉香、菜干香、芝麻香、糖油香的独特香甜味儿就弥漫开来。三五分钟后,烧饼师傅就拿一把扁铁钳,一边起烧饼,一边吆喝:“哎……烧饼啰……皮薄薄,肉满框嘞……哎……”
大姐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扮演的是林娘子,看她演的那股劲,是把自己的心都投进去了。当演到林冲被抓去充军与林娘子分离的情景,那眼泪就真的顺着她的脸颊唰唰地流了下来;当高衙内派人掳她时,那愤怒之情跃然脸上。我问她,演戏时这些表情是如何做出来的。她说,做什么事都要把心投入才能做好,读书也要这样,不然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很理想。我知道,正是由于戏曲的熏陶,姐在以后的生活中真的像戏中的林娘子那样,忠贞而坚强,不管什么事,总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考虑得少。在家中,她会为家人,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
社戏造就了坚强而无私的大姐,濡养了那懵懂无知的我,也印染了所有的婺乡人。虽然许多的古老文化已被现代文明所取代,但婺乡社戏却不断地发扬光大,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知名或不知名的戏班子,显现出闻名遐迩的十大婺剧名角。婺乡社戏那质朴的曲调和动人的唱腔,犹如烧饼的浓香一样,总让人回味,让人难以忘怀。
①“老戏活”:非常懂戏也很会演戏的人。
② 利市:为祝愿别人吉利而送给他人的红包称利市。0我喜欢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