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得主:成都是与诗歌结缘最多的城市

征文网 2019年9月8日文学快讯评论965 阅读1521字

很少有哪一座城市像成都这样,与诗歌在城市气质上、在文化上契合如此之深。——陈先发

9月4日,受邀参加2019第三届国际诗歌周的著名诗人、新华社安徽分社总编辑、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陈先发,接受了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专访。

陈先发,1967年10月生于安徽桐城。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主要著作有诗集《写碑之心》《九章》、长篇小说《拉魂腔》、随笔集《黑池坝笔记》等十余部。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诗歌奖、中国桂冠诗歌奖等数十种。2015年与北岛等十诗人一起获得“百年新诗贡献奖”。2018年,作品《九章》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成都是一座

与诗歌结缘最多的城市

谈到诗歌这一话题,他更是滔滔不绝,“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生命力最活跃的元素,对语言的演变和生活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的影响也最为深刻。在中国大地上无处没有诗歌留存的烙印,但我仍觉得,很少有哪一座城市像成都这样,与诗歌在城市气质上、在文化上契合如此之深。成都是一座与诗歌结缘最多也最深的城市。”

陈先发谈到,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几点原因:第一,在文学史乃至文明史有标志性的大诗人,譬如李白、杜甫等人,在大量传世名作中都有令人难忘的成都印记,许多诗人跌宕起伏的命运也与这块地域捆在一起,有太多诗的踪迹可寻。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实践中,四川的、成都的诗人群体,是探索和创造精神最强、最具先锋意识的力量之一,是中国新诗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群。中国当代诗歌有现在这样审美多元化的格局,与成都诗人群体的智慧和作为是分不开的。第三,成都有优势的诗歌传播平台,比如《星星》诗刊,还有这几年异军突起的《草堂》诗刊。《草堂》的审美品位很高,团结了一大批有个性、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诗人。这些平台有益于把各地诗人的探索交流活动吸引到成都来。

喜欢成都的

格局、气质、味道

陈先发说,今年成都国际诗歌周就是第三届了,它的能量与号召力正在释放,正在形成自身的文化特性,相信它也会越做越好。

从现象上观察,许多国家和地区、许多语种有代表性的诗人,正在越来越集中地向成都汇聚,一方面也是说明成都的文化吸引力越来越强,另外一方面,当代中国诗人的诗歌力作以及他们的观点,也可以通过成都国际诗歌周这个平台向外辐射,达到一种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地域的全方位、多维度的沟通,是非常有意义的。

此次成都行,陈先发是否会作诗?他说,每个诗人被外界的景象、风物和人所触动,都可以成为一首诗的灵感来源。甚至被街头一棵树打动了,都有可能产生一首诗。

“说实在的,我特别喜欢成都这个城市。成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很难用一两个词去概括,在这里很容易到达一种放松的状态。这是一种很适合艺术家和写作者的状态,是能够催生灵感迸发的状态”。成都城市的格局、气质……都让陈先发感到着迷。他说,一座城市的味道、气质和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有关,也跟唤醒人的内心的复杂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中,诗歌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但却是本质的因素之一。

生活中的一切

都是写作灵感之源

陈先发的作品《九章》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他说,九章是我的个人体例,九首诗为一个整体,一棵大树上的九个枝丫,同根而活,但各自摇曳,指向不同的方向,体现出不同的审美姿态,又有着共性的内容,是个人写作实践的一种尝试。

至于阅读,陈先发说,自媒体时代,大家很容易陷在一种浅阅读状态中,信息消费过度,精神难以聚焦,对思考和写作非常不利。深度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要养成精读细读、读思并进的习惯,同时要有批判性的阅读眼光。

谈到自己喜欢的诗人,他说,能以语言方式揭示新的生命现象、创造出新的独特形式的作家诗人,应该为所有人所爱。写作即是区分,在审美上有能力把自己与无限的别人区分开来的诗人,就是好诗人。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