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青少年文学文化公益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征文网 2019年11月5日文学快讯评论1,227 阅读2554字

央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记者刘一荻)未来青少年文学文化公益计划发布会昨日(4日)在京正式召开。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语文教育创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中文未来教育与华语未来教育协办,聚焦于整体提升当下青少年的文学文化素养。活动现场,上百位文化、教育领域重量级嘉宾共同见证未来青少年文学文化公益计划启航。

文学新人培育的跨界与协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他希望这个公益计划能够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APLIC教育领袖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Academic)、丰富的实践能力(Practical)、赤诚的教育之爱(Love)、宽阔的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和不竭的创新精神(Creative)的“APLIC教育领袖人才”为目标,为顶尖人才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他表示:“今天是一个公益计划的开始,将会开启我们教育学科和文学以及文化等相关学科融合的这样一个实践。公益计划最需要的就是坚持,希望这个活动做了十年二十年之后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对当下语文教改中文学作品的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表示赞同,他表示:“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曹文轩强调,这一公益计划将在根本上对青少年文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发挥积极影响,“文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创造了一个让我们永生的世界,在这里你能够实现你所渴望的一切,包括成为‘世界之王’。”

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看来,公益计划是想让未来的国人有“文”,以大语文的视野、文的视野展开教育十分必要,“不在于能否写出著名的文学作品,而是具有准确的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具有对世界的感受力。这项事业应该从孩子抓起。”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互联网对于如今青少年的活动有重要影响,一定要充分考虑互联网的作用,可以据此打造一个能够提供经典文学、优秀文学为资源的文本教育平台。

语文教育梦想的传承与创新

记者了解到,未来青少年文学文化公益计划旨在发现、激发、培养具有潜力的未来文学文化优秀青少年人才,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文学文化素养。公益计划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语文教育研究者易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青年语文教育家窦昕、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青年学者陈思四人发起,李旭光担任未来青少年文学文化公益计划行动办主任。

作为多年深入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易进认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要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如何实现这一功能,易进表示,“将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为当代青少年获得优质的文学文化教育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青年语文教育家窦昕向记者介绍了发起“未来青少年文学文化公益计划”的初心: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为当下的语文教育和青少年文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寻找多一种可能,通过集结在文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教授等,为新世纪一代青少年的文学培养,为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思晨写作创始人陈思详细讲解了公益计划第一站——“未来青少年文学梦想家”素质养成计划的工作方向,公益计划还将通过公益主题研讨会、全国线下公益讲座、未来青少年文学院、青年文学出版活动、访学交流活动、互联网运营活动六大路径逐步实现。通过多元化的工作设计,该项公益计划将会成为青少年们的文学梦工厂,最终打造属于未来的文学梦想家。未来青少年文学文化公益计划行动办主任李旭光结合陈思的讲述,简要透露了后续工作方向,将研发适合青少年需求的各类产品,善用互联网的力量做好这个面向青少年的公益计划。

少年时代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文学承担传承使命,语文教育使青少年一代具备了文化基础。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和精神依赖文学的精细化。文学是人类文明在稳定的秩序中健康传承的基础,人类从过去走到今天,继而面对富有挑战的未来,文学能力、情怀和素质非常重要。

此外,发布会现场进行了两场别开生面的圆桌论坛,多名专家学者结合当下青少年文学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论坛主题各抒己见,并且对如何通过协同、跨界等努力改善现状,将整个社会的青少年文学文化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建言献策。

学者吴思敬认为:“青少年的文学文化教育从诗歌来入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诗歌是属于青年的,青春这个词和诗永远相通。”语文教育的工作究竟应当如何做?中文未来中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赵伯奇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如果能在小学阶段改变大家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大家爱上语文,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除了语文教育,青年学者刘大先认为情感教育同样重要,文学教会我们怎么样跟这个世界相处,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语文教育研究者张燕玲则表示,语文是给青少年向未来起飞的翅膀,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成为文学家,但是应该让孩子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将语文和自己的生命结合在一起,丰富自己的人生。

资深媒体人朱汉华结合多年的青少年工作经验,认为当下教育形式包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链接的纽带,而社会教育具有雄厚的资源和实力,更加开放、灵活、包容。作为从教十年的语文教师,思晨写作设计者黄晨在孩子们作品中看到对世界美好事物的捕捉,孩子们文字中飞扬的无限想象力令人欣喜,她表示,这是自己做“大语文”这件事的初衷。

未来青少年文学文化公益计划自发起以来受到了业界的重点关注,与《美文》杂志以及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旗下《快乐阅读与日记》《中国少年文摘·快乐写作文》《中学生·初中作文》等一流刊物达成战略合作,不仅为参与该项计划的学生作品展示提供平台,同时还将助力青少年写作能力提升。

据悉,此次公益计划第一站“未来青少年文学梦想家”素质养成计划,从即日起将持续到2020年8月份。这将是针对全国青少年在文学领域走向未来的一场年度盛事,参与其中的青少年将收获一段非同凡响的人生经历。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