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当有“情怀”

征文网 2016年2月17日文学快讯评论1,845 阅读728字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在不同人的眼中,这个世界是不一样的。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学,在不同人的手中,也会有泾渭分明的高下之分。至少,在一般意义上,一个作者和一个只会哗众取宠的小丑还是有区别的。

我们说的正能量,并非是要求作者只会歌颂,而对生活中的黑暗面不理不睬;我们说的情怀,也不只是一味地唱高调,而从不曾低下头来审视自己脚下的土地。一棵大树,固然要扎根大地,可是只要那些向着阳光不断生长的,才能真正成为大森林中傲然挺立的参天巨木。当我们说,文学创作不能一味迎合低级趣味,不能为了好玩儿而文学,实际上也是文学本身的一种要求,或者说是一种底线。在此之下的,只能是某种文字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根本谈不上文学二字。

曾几何时,中国作家是有“情怀”的,可是在商业化大潮之下,在娱乐风暴的裹挟里,我们连“为文学而文学”的人都找不到了,最时髦,当然也是最赚钱的,是为了下流而文学、为了恶搞而文学、为了低级趣味而文学。这样的东西当然适合流水化生产,以前的作家,写下百万字作品需要呕心沥血、剖心食髓,而现在的写手,一个作品就动辄百万字,而且还不是“代表作”。一个作家,如果连对文字最起码的尊敬都不在了,奈文学何?

情怀二字看起来空泛的很,但并非空无一物。对于作家来说,首先应该是一种责任感,或者干脆说,作家要像一个作家,不能领着读者们一起傻笑、一起堕落、一起逃避。如果文学只是某种工具,那么文学本身的就不会成立,所有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期待,也可以用货币量来衡量。但是,文学从来都不是一种工业,而是关于心灵、关于思想和关于情怀的载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的情怀不是需要和不需要的问题,而是文学本身是否能够存在的问题。文学创作必然要与之相联系,而成为每一个作家的本质要求。文/曲晟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