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文学创作人才 大学文学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征文网 2016年2月17日文学快讯评论1,802 阅读22524字

早在上个世纪中叶,西南联大时期中文系主任罗培常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杨晦都曾公开宣称“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种由于教育资源匮乏等复杂原因而不得不采取的教育规避,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局限。由此形成的教育观念也带来了一些社会认知误区。作家往往被认为是在社会大熔炉里自然成长出来的,是自我训练自我成长的结果,大学中文系里的文学教育既没有培养作家的责任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饶有意味的是,就在杨晦提出“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之前不久,大学文学教育的缺憾与不足却已被作家们质疑过。1949年10月24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的前身)创作部草拟的《创办文学院建议书》中提出:“至于过去各大学的文学系,也由于教育观点、方法的限制和错误,从来很少培养出多少真正的文学人才。”显然,大学文学教育并非没有培养创作人才的天职,而是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不当,才落下口实,这也成为当时亟需构建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其他文学教学与研究机构的一个充分理由。于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从属于各级作协的文学研究院或者文学院参与承担着培养作家的任务,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不过,能进入这些机构培训的通常应是已经小有创作成绩甚至小有名气的作家。由于此类教育资源的紧张,一般写作者还是无缘参与其中。

相比之下,大学中文系的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大,是特别适合发现和培养文学创作人才的优质教育场所。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大学文学教育自动回避、甚至放弃培养创作人才的责任和功能后,很容易造成“空对空”的教育困境。由于只侧重对文学知识的静态传授,其教学中心和重点放在汉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讲授习得上,教学结果往往是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满腹经纶却动笔能力弱,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常常还需要较长的调整和适应期才能真正满足职业要求。就文学创作而言,中文系大学生的“短板”更是明显,通常是鉴赏能力强,动笔写作却很困难。其实不懂得创作规律,对文学作品也无法给出准确阐释。

在传统教育观念下,这或许并非问题。但是随着数字化技术时代的全面到来,经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迅速构建,社会对高等中文人才的需求必然发生较大变化。当下,文学正从边缘化的角落逐渐进入多元化时代的一个合理位置,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阅读、关注文学作品,作家也开始赢得越来越广泛稳定的读者群。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评论家陈晓明所谓“不死的纯文学”得到印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这无疑又为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在新形势下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文学创作与文学教育工作承载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更加任重而道远。文学的发展壮大需要受过严格系统训练的职业作家、专门写作人才。大学文学教育没有理由不重视这一责任与使命。

从学生主体性角度看,许多中文系大学生是怀着“作家梦”走进大学校园的。但由于传统文学教学课程体系中的缺憾,文学创作课一直是教学空白,虽然少数大学开设基础写作课或者应用文写作课,不过也仅是侧重写作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各种应用文体写作的介绍,根本无法满足这部分青年学子的学习需求,创作梦想因为外部环境而早早夭折。

显然,随着当下社会需求和文化环境的变化,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传统教育观念已经遭到普遍质疑,特别是在欧美高校创意写作界的成功经验传入国内后,大学如何培养文学创作人才,便成为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众多著名高校如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正在全面掀起文学创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文学创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位层次的多元化。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三个学位层次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学位层次的多元意味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细化和专门化。本科层次侧重基本创作技能和基本人文素养的培养,硕士和博士层次则侧重于专门精深的创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二是课程体系的创新性建构。针对传统文学教育课程设置的盲点与不足,建构科学合理的全新策略性课程体系。在保留原有文学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增设关于文学创作理论与实践的专门课,如分别开设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文学文体的创作课,再如开设小说类型学、诗歌意象学等更细化的理论研究课等,既能建构文学创作人才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又能直接促进其创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三是培养方法的多样化实践。在高校创新教育的大趋势下,传统单一的培养方式正在逐渐被多样化、介入式的新方法所取代。创作人才培养需要开放的视野和“接地气”的方法,如北京大学创意写作专业与网络文学“亲密接触”,鼓励学生签约网站,到网站“开坑”写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采取的“双导师制”独辟蹊径,知名作家莫言、苏童、严歌苓、欧阳江河等都与该校导师合作带有自己的硕士生。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在硕士招生的层面上设置了创意写作方向,知名作家张炜成为该方向的第一位校外硕士生导师。

面对新的机遇,高校应结合自身的教育传统和资源优势,给出创新型的培养方案和方法。新的问题和挑战随之而来。首先,随着课程体系的重构,所需配套教材急待编写。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的专家学者们近几年对欧美创意写作界教材编写经验的推广功不可没,但全部照搬并不符合我们的教育实际和文学实践,而国内可供借鉴的现成经验又少,所以教材重编已经迫在眉睫。

其次,培养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有待向社会实践倾斜。文学创作除了课堂书本知识的积累,还需要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培养方式从以学校为中心逐渐过渡为“学校——社会”两位一体将是下一步探索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尝试打造人才培养的新型平台,如创作基地、创意写作工坊、创作团队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促进学生创作能力切实提高。

最后,师资力量的培育是一大难题。高校职称评定体系导致多年来中文系教师重研究、轻创作。部分教师的写作水平甚至还不如学生,真正懂得艺术创作规律的教师凤毛麟角。既会讲又会写的新型专业教师成为培养创作人才的急需。倡导研究与创作两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将是提高文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