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稿及创作问题答沐涵

征文网 2016年2月24日文学快讯评论1,835 阅读11247字

老友沐涵来信,肯询其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她最近的作品的过终审率不高,我作了简要的回复,算作共同探讨。

来信及复信如下:

金余编辑:

您好!

最近我一直把握不好稿子的方向,尤其是这类人物的,就像这篇《向世界发出中国之声》我想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是故事性不强,还是结构语言的问题,或者是中心立意不对,能麻烦您帮我指出吗?

我希望没过初审的文章都能得到您指导性的回复,我不怕打击,只想找出问题,只想多上稿。给您添麻烦了,谢谢!

                                                                                    沐涵

2015.1.30

老友沐涵:

言重了!感谢信任。但是文章合适不合适,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也是个写作的初学者,以下观点仅供探讨。

不过简单来说,作为编辑审文来讲,如何判定一篇文章合适不合适,你要说有具体的标准,当然有,就是我常说的文风、结构、主题、文采等方面的标准。

你要说没有标准,就是凭编辑多年的经验,文章上眼一瞄一读,就知道这个作品有什么不对,合适与不合适心中就个七八成了。

从我多年来审阅你的作品来看,你算是在抓青春、创业题材上比较准和应时的,所以你的作品过初审、复审、终审算比较高的,我估计10篇能过3-4篇。这是很不错的成绩。

你提出的疑问,其实也不是你一个人的创作问题,是现在所有作者创作的问题。有人已经急呼现在的“作家”越来越少了,写手越来越多了。作家、写手确实完全是两码子事,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若问你的作品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是你的写作是写手式的,而不是作家式的。

往“高大上了”说,作家的创作是有社会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担当的,一篇作品的出庐,是要对社会负责的,内容要负责(是否真实]),观点要负责(是否偏激),影响要负责(是否有教唆嫌疑),写手会考虑这些问题吗?所以作家除了大部头的作品,即使写小千字文,也是字字珠矶、下笔谨慎的。当然是这是高大上的说法。

那么往小了说,写手呢,大多是短平快赚稿费,心灵鸡汤的东西铺天盖地。另外写手是否对“抄袭”有深入的认识,抄袭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文字照抄,标点都不改。二种是观点抄袭,即所谓的主题雷同都算抄袭,尤以论文最重。三是材料照般。现在前两种很少见了,因为打假挺狠的。主要是第三种,大多写手都是在拿材料写文章,从著作权法上看,都有抄袭嫌疑。无论你是拿得是新闻材料,还是大纪实缩写版本。我常说“不是原创即抄袭”。只是现在写手界当下就流行这种写法,但这种写法就是对的吗,值得思考。

其实在90年代的文学杂志的编审中,有一个更狠的标准,就是哪怕你的作品的文字风格是模仿前人的,都算抄袭,会被直接打到三流作品里。现在的编辑标准已宽多了。

创作是个非常严谨的事,但现在很少有人这么看了。两个小时写一篇文章,与一个月才写一篇文章,结果肯定是不同的。鲁讯说文章是千遍改出来,增一字嫌多,少一字嫌瘦。这样的创作准则还有几个人能遵守。

个中深意唯有自己品。

说多了都是眼泪。

金余编辑

2015-2-10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