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文学之窗》:护航女军官与父亲的亲情回归

征文网 2020年6月28日文学快讯评论1,299 阅读2097字

央广网6月28日消息(陈轩洁)今天的《军旅文学之窗》,播送海军第35批护航编队女军人陈轩洁从亚丁湾发来的稿件,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聆听她与父亲的故事,感受这份父女亲情回归的幸福。

今年3月,当我接到护航任务时,心里最放不下的人,是我父亲。

《军旅文学之窗》:护航女军官与父亲的亲情回归

我一直在等待他的检查结果。这是他在北京肿瘤医院历经半年多放化疗后的首次复查,医生说,如果这次检查,肿块没有缩小,就只能做切肛手术了。

父亲是在2019年夏天查出直肠癌的,但是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冬天。那天,同父异母的妹妹给我打来电话说:“姐,咱爸查出癌症了。正在北京复查,医生给了两个选择,一是直接手术,二是先做一段时间放疗化疗,看看效果再说手术的事。我给他找好了医院,先做放化疗。”

我远在三亚,这里虽然没有冬天,但接到这个电话的那一刻,我却感觉到了一阵寒冷。我似乎能感受到,妹妹正在经历什么,可是她很勇敢,跟我说的每一句话都透着果敢和坚定。

虽然我们同是父亲的女儿,但我们却性格迥异,也没有见过几次面。听到这个消息,我一时语顿,虽然谈不上晴天霹雳,也还是感觉茫然无措。

我下意识地说:“他现在人怎样?”

妹妹说:“他还好,不过心情很差。他一直不让我告诉你,他觉得亏欠你。”

听到这一句,我心猛地一阵酸楚,但还是竭力保持平淡地说:“哪有什么亏欠,我们一起面对。”

我说出这句话,看似淡然,实则心中百感交集。这么多年,在我口中,“爸爸”的称呼少得可以数出来。因为,在我过往的大多数年岁中,这两个字很难说出口。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和父亲离婚了,母亲带着我辞职、改嫁,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那些年,我对父亲的感情只有“怨恨”。

第一次叫“爸爸”的窘境,我还历历在目——那是小学三年级的暑假,我被妈妈送到姥姥家,父亲要见我。姥姥姥爷、舅舅舅妈围在我身边一遍遍嘱咐“你要开口叫爸呀,他是你爸爸。”

所以见到他时,我勉强叫了一声“爸”,声音小到连自己都听不清,然后就一直低着头不愿再看他一眼。每两三个月,父亲会来姥姥家给我送抚养费,虽然我急需要那笔钱,可我不愿见到他,更不愿接他的钱。他对我说什么,我都觉得刺耳。

高中毕业,我想都没想就报考了军校,我太想结束那种从父亲手里拿钱的日子,走向自立的生活。很庆幸,我如愿考进了军校,从那时起,我很少再和父亲联系。

再见他时,是父亲去我毕业工作的城市出差。他找了很久,才找到我偏远的工作地点,然后叫我一起吃饭。

那时的我,已经没有了婴儿肥,没有了不合身的旧衣服,在军营里成长成熟,脸上洋溢着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自信,轻松地喊他“爸爸”。我突然意识到,过去对父亲揪心的怨恨里,藏着的或许是我深深的自卑。

过去,我不只是和父亲这样,我和任何人都不会沟通。我很敏感,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让我难过或紧张,我甚至不敢交朋友。还好,我考上军校,走进了军队的大熔炉里,火热的军营生活和热心战友的陪伴,让我逐渐放下了那份敏感和自卑。

后来的日子里,我遇到了宽厚的丈夫,他给予我很多理解和包容。随后,我们也迎来了女儿。日子在柴米油盐中逝去,“父亲”的概念连同过往,都在如水的岁月中渐渐淡化——不再有当初那样的怨恨,也谈不上那般的爱与牵挂。

我们会在偶尔休探亲假回老家时,与父亲聚聚,说几句客套话。他会记得外孙女的每次生日,按时发来一个红包,而我也会从容地收下,心里不再有任何波澜。

而这一次,父亲的病让我不知所措,我甚至不知道该以何种角色参与这件事。其实,我心里也很清楚,我必须要迈出这一步——重新做回他的孩子。只是,我可能已经没有时间了。我和丈夫去北京看望他,给他拿了些钱。除此以外,就是平日里言语上给他和妹妹一些安慰。

让我欣慰的是,母亲也放下前嫌,和我一起鼓励父亲战胜病魔。父亲没想到,让他前半生无比纠结的两个人,竟然以这样的方式重新出现。他也学着跟我和母亲发微信聊天,言语不多,但字里行间都透着轻松和释怀。

经过大半年的放疗化疗,父亲的病情终于到了医生说的复查时间,但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往后拖延了一些时日。直到单位征求我参加护航的个人意见时,父亲的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我开始纠结了,一方面这次任务机会来之不易,我实在太想争取了;另一方面我心里又在隐隐地害怕,害怕一种可能会让自己抱憾终身的失去。

经过一番挣扎,我决定征求父亲的意见。没想到,他听到这个消息,比我还要兴奋。他说:“女儿,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你有出息。我为你骄傲!你一定要去!”

那道在我和父亲之间横亘了三十多年的大坝仿佛瞬间崩塌。是啊,父亲怎么会看不起自己的女儿呢?原来,我过去所有的想法都是对他的误解。我竭力掩饰自己几近抑制不住的情感,故作淡然地说:“爸,其实我有点担心你。”但那一刻,父女亲情的幸福,已如潮水,涌满我心间。

我接到命令到浙江舟山集结的时候,父亲身体检查的结果出来了,专家说,父亲非常幸运地成了那极小概率的一批人,经过放化疗肿块缩小了很多,暂时不用治疗也不用手术,先回家观察,随时复查即可。

4月28日,我随海军第35批护航编队正式出发,乘风破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站在舰桥上,迎着海风,眺望着渐行渐远的陆地,我趁着还有信号,给父亲发了一条告别信息:“爸,我已出发,祝您早日康复!”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