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真诚勇敢的文学批评

征文网 2016年6月8日文学快讯评论1,745 阅读1585字

我一直认为文学批评的本质在于理性地揭示文学的真谛。最近读了我市文学批评家王美春先生的《诗文沧海探骊珠》(黄山书社2015年版)更坚定了我的这种看法,此书启示我们“呼唤真诚勇敢的文学批评”。

一、真诚面对文本,不回避热点

作者有着敏锐的文学批评的嗅觉和触角,积极主动地介入文学的热点,在对热点的批评中引导大众回归理性的轨道。作者对灾难文学的研究从汶川始,出版过《汶川地震诗歌漫谈》。此书中对2013年雅安地震诗歌的评论则是对社会热点下的文学热点的梳理。在对雅安地震诗歌价值的挖掘中体现了一个批评者的人文关怀和审美理想。

叶文福是大家所熟知敢于说真话的著名诗人,王美春在对其旧体诗词的评论中敏锐地发现了他的诗词作品很好地体现了“传统与当代贯通”的特性,当然这种特性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形式,而是其中贯穿着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的文化血脉,以及语言、情感和生命不竭的张力。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原来写新诗的著名诗人为何转身来写旧体诗?有人认为没有韵律的新诗不叫诗,叫“随行体”。这种最新发明的文体分类我觉得是颇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玩味的,我们应该给予它一份宽容和鼓励,这是题外话了。

二、精准提示批评文本的塑造艺术

此书中的批评文章大多能“触角抵达深处”,特别是在提示文本的塑造艺术时更是能直抵真相。作者在分析诗歌意象的种种组合时举例说,“我知道/这是血液的声音/在霞光的抚摸下燃烧”,把本来是听觉形象的东西转换成视觉和触觉形象,形成通感式组合的意象,因而让诗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诗歌并不要求人们完全读懂,但要有感觉。比如“听到自然的细语,你并不全懂,但你知道自然在通过田野和你对话”,这是深知诗歌三昧的真言。对于文学批评者来说,除了要有深刻的感觉以外,最好要尽可能地读懂诗的意涵,这是批评理性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一般读者与批评家的分野之处。夏文成《炊烟》中的诗行:“站在遥远的异乡/我更愿意把炊烟,想象成/母亲手中,缝补生活的针线/每一针,每一线/都抒情而婉转”。对此,王美春的评析是,“炊烟”与“针线”构成了一组比喻式意象,便使得此诗本身具有了独特性。

需要指出的是,对作品艺术性的分析揭示是文学批评的题中之义,也是评判文学作品高下的重要标准,这对于作者也好,读者也好都是积极的指导和引导,能使大家都从中受益。

三、敢于对文学批评再批评

本书的上编是对文学作品的批评,而下编则是对文学批评的批评,从中我们更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的勇敢所在。

说好话、回避作品实质性的缺点、玩一些文字游戏式的批评,对作者与文学均其害无穷。王美春就是有“剜烂苹果”的勇气,他只在乎文本和现象,不在乎是谁以及和谁有关系,他以自己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学术自信执著地追求自己的审美理想,以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评价文本的价值,做到不隐恶,不虚美,坚守了一个批评家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他在书中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病得不轻”,这些在人们听来有些刺耳的观点恰恰证明了作者直面问题的勇气。“批评视野名广而实窄、批评标准似有而实无、批评语言属文而无采、批评主体重今而轻古”,一个个都直指当下文学批评的要害,发人深省。

现今各种文学作品奖评选活动太多太滥,动不动就是“十佳”。针对这种现象,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有些评选“缺乏广泛性、权威性、可信性”,是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表现,可见作者的真知灼见。

我特别赞赏作者在本书中的“文学批评应成为美的批评”的观点,只有“美的批评”才是有生命力的批评。作者孜孜以求文学批评的审美特性和审美价值,这也是他对文学批评文本再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优秀的文学批评本身就能启迪智慧、引人深思、引领潮流、指导创作。当然要做到这些首先批评家必须要真诚与勇敢,我欣喜地看到了王美春先生在这方面的不懈追求。

(本博主附记:此文原载《江海晚报》2016年5月31日第20版“文化周刊· 书香”;感谢汤俊峰先生和晓星编辑!)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