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创作技巧 写出真实的“我”

征文网 2016年6月8日文学快讯评论2,094 阅读7194字

散文是一种是一种最常见的文学体裁。由于它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也有虚构与刻画,比如周晓枫的散文,别具一格)写自己需要勇气,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比如刘半农所说,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以情动人,一篇文章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你还希望去感动别人吗?
我这里说说散文的几个主要特点:一、时间跨度大
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现在流行一些大散文。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开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掀起“文化大散文”热,到《人民文学》开办的非虚构栏目,比如李娟的草原牧场系列,梁鸿的《梁庄》,包括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位汤药》,可以算作非虚构小说,也可以当大散文去看(主要内容)。写历史性的散文,可以纵横五千年,也可以是一个朝代几百年的缩影;当然,也可以写一个人漫长的一生。许多人晚年的回忆录,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型的文章。写这类文章一定要联想丰富,有感染力,文字要讲究,要不就容易写成一本流水账。(要透出生活的美、哲理,让人思考)
举例:《我的住房经历》、《遥望陕北》、《眺望长安》、《走进威海》等。
同学们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
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要善于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个特点,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
三、事件牵涉多
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四、表达方式活
散文表达方式非常灵活,一般长于抒情。
散文的“散”,并非散漫,它散而不乱。较之小说、戏剧等在结构、表达方面,更为自由灵活;比起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新闻体裁来,它以真事为基础,可以加工虚构。新闻体裁主要写别人,而散文既可以写别人,也可以写自己;通常文中有“我”,便于直接抒情。(比如《故乡的老槐树》)
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人心魄。散文的表达方式自由灵活。在一篇作品中,叙述、描写、抒、议论都可以用。不少散文都采用直抒臆的写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比如梁衡的散文《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这篇文章最初是发表在我们《新叶》上的,影响很大,国内许多知名期刊纷纷打电话要稿,后来《北京文学》等期刊又发表了。这篇文章(展开一下)还有《觅渡,觅渡,觅何处?》,写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提出他不是被国民党杀害,而是被自己人举起屠刀杀害的!有思想,有高度,有胆识。这种大气概的散文,不是一般人能够写出来的。
贾平凹的小说为他赢得了声誉,但他的散文是公认的大师级文字,建议同学们多看看。
周晓枫是一位新散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我们看看她的《兽皮上的地图》,里面写了蛇、蝴蝶、豹子等各种动物。她的多篇散文被选入中学课本。她的语言信手拈来,云谲波诡,繁复缜密。她描写蝴蝶:“精湛而完美的对称。作为挑剔的唯美主义者,蝴蝶只允许自己重复一次,如同一本只包含两页的书,却已经翻倍于人身。蝴蝶是不是史前的拓片?让人猜测图案出自异邦石头上灿烂的刻划。让人想起奇迹,想起深宫的爱情、枕于废墟的睡眠。一只蝴蝶秘密到来,在花瓣上的停留短暂而轻柔,怀着随时告别的哀婉。像一张小型的华丽地图,抑或来自天堂的请柬。蝴蝶过分的美让我们忽略娇小的舞娘身世凄凉——它的昨天丑陋卑贱,明天很快落叶飘零,蝴蝶只有今天,只有挥霍正在熄灭中的彩焰。”

在北京中考网上下载这篇文章,七千余字我看了一个多小时,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读下来的。作者由形象的斑纹到抽象的斑纹、由斑纹到生物习性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由生命现象到对神秘自然的敬畏。由斑纹联想到美女的文身、病变的皮肤、母亲的妊娠纹、遇害者的抓痕,进而说明斑纹无处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

阅读的过程中,我想起法布尔的《昆虫记》。是的,这不是一篇简单的说明文,也不是一般的散文作品。她颠覆了传统的语境,呈现给我们的是炫目靓丽的色彩和动感多姿的画面。她的语言具有惊人的创造力和爆发力,看似漫不经心,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如同欣赏高更、塞尚的油画,那种华美,那种丰赡,那种考究和纯粹,组成一曲神秘博大的交响曲,冲撞着你的灵魂。评论家谢有顺说:“当散文写作日益成为文人养病的方式时,周晓枫的散文却依旧保持着锐利、沉着、优雅的面貌。加上她那鲜明的散文文体意识、语言探索精神,她的写作在当代散文界已经独具一格。”

周晓枫不是一出道形成这样风格的。在一篇访谈里,她说我原来是个狂热的修辞爱好者,常常舍本逐末地,对诸如比喻、结构的形式感、词语光亮度的细节重视,超过作品的整体关注──这是特点,也是缺陷。像一个不算高明的芭蕾舞者,当然她的步伐可能比常态的行走更有难度和美感,但我怀疑,这种锥立的舞蹈是否太过飘摇和脆弱,承担不了力量,也影响速度。我一直佩服那些敢说以游戏态度写作的,有多么大的才华和天赐的好运才能举重若轻。有限的才能不允许我信口信腕、涉笔成趣。我对待写作很认真。认真是个谈不上褒贬的判断──如果你写得好,它就是对认真的报答;如果写得不好,认真就是对你加倍的嘲讽。
有些人写了一辈子,制造了很多垃圾,怨天尤人,从来没想过为什么。
是的,她颠覆了传统,也颠覆了自己。她是文本写作的叛逆者。她远离喧嚣,在人迹罕至处留下一串自己的脚印
五、勾连全文,神散而形不散
散文的取材,可谓“杂乱”有章。既使思路开阔,包容量大,又使散文紧紧围绕作者的意图而不“越轨”。秦牧说写散文最不能丢的是“思想的红线”。即用一个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乱的一大堆材料,贯穿成文。若把这一个个事件喻作“珍珠”,真可叫做“红线穿珠”了。
从形式上来看,一般散文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题材却很广泛
广为流传的散文,篇幅都很短小,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和范仲淹的《岳楼记》等都只有几百字。由于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现代散文比起古代散文来相对的说要长一些,但也不宜过长,更不能以长为贵。像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草》几乎都是短文;还有茅盾的《白杨赞》、《风景谈》,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绿》等也都很短。杨朔的《茶花赋》那就更短了,只有九百字,而《荔枝蜜》也只有1700字,就把自己感的变化表达的淋漓尽致。我以前写的散文也比较短,比如《父亲的寿辰》、《我的小屋》等等,但是后来的散文就比较长了,比如《我的房子我的事》有一万多字;《家丑》有两万多字。一般的也都有四、五千字。因为要表达的内容很多,感觉短的篇幅无法满足,那就只好信马由缰地写,写完后把认为多余的部分可以删去,感觉没有说透的地方还可以再增加一些东西。比如我写《眺望长安》的时候,陕西小吃那一节就是一点点加上去的,还查了一些资料。现在查资料比较容易,百度一下就行了,不像过去需要翻很多书。《辞海》也不方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篇幅短小,但不能简单浮浅,“尺幅千里,必当言微意深”。像过去所说的,“宇宙之大,苍蝇之微”都可以当做散文的题材。有时,写短文反倒很难。我写《华山之巅》用了两天,两千多字。同样是写华山,《带着女儿爬华山》四千多字,用了一个晚上。因为一个随意,一个是给报纸用的。
散文当然可以写金戈铁马似的重大题材,但更可以选择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来做文章。越是那些被忽视的、司空见惯的东西,越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技巧;越是别看得见而说不出,而“我”看见后能道出来的生活琐事,越能体现作者的敏锐嗅觉;越能体现作者的独到见解。它既可以海阔天空,说东道西,也可以贪小求全,取其片段,以小见大;比如贾平凹的《丑石》、《商州初录》、《商州又录》以及写父亲、母亲、妻子、女儿和朋友的文章。有一篇《人病》,道尽世态万千,世态炎凉,看了令人非常感概,非常到位和传神。
六、散文语言一定要生动传神。
可以优美,也可以是家常话,所谓大丑大美,一般写作者做不到。但是一定不要故意堆砌辞藻,这是行文的大忌。好的散文语言是非常讲究的,比如周晓枫的散文,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推荐大家看看她写蛇、写蝙蝠、写各种人物内心世界的疼痛感的文字,非常到位。
这里欣赏一段《斑纹》关于蛇的描写:“著名的长腰,为了标明逶迤的长度。它省略四肢,只生出用以装饰的头与尾。这是最简约的设计,几乎躯体的每一部分都相仿。无论静止还是游动,斑纹加重了观察者的视觉混乱。密布全身的鳞片组成斑斓的图案,一条蛇,夸耀用心险恶的美。”
散文特别注意语言优美,美在什么地方?各家说法不一,有的说朴素简练,有的说文采飞扬;有的说富于韵,有的说潇洒自如;有的推崇亲切流畅的“谈话风”,有的则注重错综美与节奏感。这些语言的特点,不可能在一篇散文中同时出现,但却是一般散文中常见的。
这里有几点要注意:
1、文采。“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散文是重文采的。但文采并非大量使用形容词和修饰语,可以用平常的语言,经过选择、加工、提炼、组合,使之隽永而又自然。
2、神韵。这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味趣性,它经得住推敲,受得住时间的检验。
3、潇洒。是活泼自然,从容不迫,绝不是轻佻和摆阔。
4、错综美。散文不受韵律约束,有错综的语言美,长长短短,错落有致。如丰子恺、梁实秋的散文。《雅舍小集》里的文章,很有韵味。也是对我启蒙最深的作家。
5、节奏美。散文不讲究韵律,但注意节奏,包括字音抑扬顿挫,音节长短,适当的修辞(排比对偶)句式变化等,做到节奏明快,声调悦耳,读来能朗朗上口,受到美的感染。
比如我写的《遥望陕北》,里面用了许多修辞方式,许多期刊登了,湖北语文课外阅读也选了。
歌声袅袅,浑厚而悠长,回应在田地山野间。田间,犍牛的嘴里喷着白气,耕夫悠悠地甩着鞭子,看泥土如浪花般滚动;地头,篮子里冒着腾腾热气,女人款款地打开罐子,一股浓浓的香味便溢了出来;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写在脸上,背着书包迎着曙光,营造山里人祖祖辈辈的梦想;坡头,崭新的平房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放飞着几代人殷切的希望!长天辽阔高远,蔚蓝而深邃;绿水潺潺而动,清澈而透亮。这个融合了南下胡人的血脉,埋葬了西来党项人的遗骨,饱受了北边蒙古人的蹂躏,浸透了中原将士的鲜血的莽莽荒原;这个孕育了华夏始祖,繁衍出五千年文明,成就了新中国伟业的神圣之地呀!——啊,陕北,我的故乡,我的贫瘠而荒凉的土地,我的古老而沧桑的高原,我的五千年文明历史积淀两千米肥沃黄土堆积而成的革命圣地呀!——我的溶我先祖骨血养我黄河儿女浸润我汗水泪水悲欢离合的至亲故里呵!

如果说山丹丹象征着灵秀俊美,荞麦园象征着憨厚朴实,红高粱象征着结实健壮,大红枣象征着吉祥如意,酸枣树象征着不屈不挠,那么黄油糕则象征殷实富足,红窗花象征红火喜庆,信天游象征着火热的爱情,面花花则象征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如果说黄河见证了沧桑的历史,无定河记载着凄美的故事,洛河蕴涵着一些神秘的色彩,延河哺育了一代英雄儿女,那么乔山便是我们的人文初祖,清凉山是历史风云的见证者,凤凰山记录着历史的脚步,宝塔山便是一座革命的丰碑!
长风朔雨,切割陕北高天厚土;日月精华,铸造高原五谷丰登!山沟里的山丹丹枝头凝红,招展着不屈的血性;崖畔上的酸枣树猎猎迎风,彰显着生命的刚烈精神。那清纯甘冽的延河水呀,滋润出貂禅一样的女子;那肥而不腻,嫩而不腥的羊肉呀,养育出吕布一样膘悍勇猛的英雄男儿!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捣大明王朝;刘志丹冲锋陷阵,血洒烈烈疆场。可怜无定河边骨,酿成多少人间悲剧;有幸无边莽莽高原,造就几多风流历史。杜子美羌村三别,低吟浅唱;尉迟恭造塔镇川,守戊疆城。范仲淹一曲凄美的渔家傲,千古绝唱: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大风猎猎,苍茫而悲壮;落日溶金,绚丽而凄美。
岁月如风。
一位伟人在上世纪的初期来到这里,面对莽莽荒原,激情澎湃,拍案而起,临风而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我行走在那高原的沟沟壑壑,我穿行于山涧那洼洼岔岔,我翻越那山峁的坪坪台台,我跨过那梁下的渠渠湾湾。我的父辈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我的整个祖先就长眠在乔山的山岸上!
那野树独立的山峁,被风吹皱的沟壑,烈日曝晒的山梁,清澈见底的小溪,养育出白格生生的女子,楞格铮铮的后生,热格辣辣的信天游和酸格甜甜黄糜谷。那白杨,挺拔而端庄;那榆树,坚韧而不屈;那槐树,沧桑而古老;那枣树,热烈而奔放。那漫山遍野的山楂花茫茫一片,那沁人肺腑的杜梨花洁白如雪;那金黄灿灿的马茹子花香气逼人,那独挂于悬崖上的木瓜花姹紫嫣红。那狼牙刺,那酸枣丛,无不张扬着不屈的个性;那沙棘柳,那笕子林,到处留下雄健刚毅的烙印。那布谷,那黄鹂,那喜鹊,那画眉,那美丽而多情的山鸡,憨厚敦实的野鸭,构织成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那黄羊,那野兔,那旱獭,那野猪,那踯躅独行的苍狼,狡猾多变的狐狸,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风景!
哦,我的地肥水美物产丰富的黄土高原呀,我的皇天后土热血奔涌的陕北故乡!
那满山道上的骡子,那拉着小车的毛驴,那行走在田间的黄牛,那白云朵朵似的点缀在山间的羊群呀,代表着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
那星月型的窑洞,那柔美俊朗的窗花,那粗犷雄浑的腰鼓,那激情四溢的秧歌行走在大川中,昭示着一个部落的繁盛!
那热腾腾的油糕,那黄灿灿的软馍,那香喷喷的洋芋擦擦,那油汪汪的羊肉泡馍,那白格生生的荞面碗托,那滑格溜溜的志丹饸饹,那细格单单的吴旗剁荞面,那小巧玲珑的白面花花……
那黑白分明的薰画,五彩缤纷的墙画,色彩斑斓的布堆画,眼花缭乱的糜子画,彰示着女人的心灵手巧;那鲜艳夺目的柜子油画,巧夺天工的元宵花灯,雕刻精美的月型窑窗,构思奇巧的庭院砖饰,蕴涵着男人的聪明灵秀。
那一双双制作精美的鞋垫寄托着姑娘的一颗火热的心;
那一条条色彩艳丽的头巾代表着小伙的一片炽烈的情。
红头巾下是一张甜格生生酸的娇羞的脸;
羊肚子手巾下是一副楞格铮铮美的俊朗的人。
另外,散文还有构思方面的问题也应注意:
1.以小见大
散文多写零碎片段的材料,从小题中悟出大道理,显示深刻的思想内涵,抒发强烈的感。郭沫若的《杜鹃》写一寻常的鸟,但并非就鸟论鸟,而是从鸟到,指出有面杜鹃,莺受愚,不应受愚。不尽看出了鸟的习,而且引申到社会事,深入一层,立意就高了。
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必须观察敏锐,察现实,善于分析,抓住根本,时时关心社会动态,对生活有真实感。浑浑噩噩过子,对事物视若无睹,听而不闻,是写不出好的散文的。
2.善于联想
散文创作往往是作者在生活中受到一种事物的触动,怀,浮想联翩,然后构思篇。受触动的事物可以是一、一事、一景、一物,往往不完整。因此,作者要善于抓住一点,联想生发,开拓思路,这是散文构思的重要方法。
联想的基本特点是,从眼前的“此物”想到“彼物”,通过描绘,或借助类比,或取其寓意,或虚实相生,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含义。茅盾的《白杨赞》就是从自然景物联想到社会生活,从黄土高原伟岸、正直的白杨树联想到我北方不屈不挠地坚持抗战的广大民众,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
联想并非想。“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要在生活中不断观察、体会,有所积累,只要有了一定的基础,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散文。否则,中无物,是较难触发联想的。
3.创造意境
优美的散文善于将深刻的思想、深邃的哲理和强烈的感寓于生动形象的生活图景之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意境”。“意”即“内”,包括思想、哲理与感;“境”即“外物”,就是生动形象的生活图景。“内”与“外物”的和谐统一,高度融合,就形耐寻味、感至深的艺术境界。
好的散文,像诗一样,能创造出优美的意境。《牡丹园记》就有意境,《合欢树》也是如此。就《合欢树》来说,树的受难,的坎坷,是一幅生动形象的生活图景;悲苦与同,庆幸与动,既是感的流露,亦是深思的结果。两者织在一起,同悲合欢,能不令产生共鸣吗?!赵丽宏在《散文创作漫谈》中说:“……一颗普普通通的树,在我孤独寂寞的子里给了我抚慰和愉悦,它的命运和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和时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忘不了它。”生活、思想、感、哲理四者融为一体,使作者创造出深刻的意境。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事物的变化,更可感到作者感的起伏,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总之,要写好散文,要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就要经常深入生活,向别学习语言,不耻下问,甘当别的小学生;多读一些名家著作,多看一些精辟的文章,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笔耕不辍,坚持锻炼,不断完善,循序渐进;相信大家一定能掌握散文写作技巧的。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