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出伟大的小说 中国文学就没指望

征文网 2016年9月19日文学快讯评论1,623 阅读21377字

“伟大的中国小说”意识的形成将取消“中心”与“边缘”的分野,将为海内外的中国作家提供公平的尺度和相同的空间。

近年来,国内的作家和学者们似乎接受了文学的边缘地位,好像这也是与世界接轨的必然结果。其实在美国,文学从来就没有被边缘化过。在美国文化结构中,伟大的美国小说一直是一颗众目所望的星。常常有年轻人辞掉工作,回家去写“伟大的美国小说”。每年春季,我都教中篇小说写作。在第一堂课上我总要把伟大的美国小说的定义发给学生,告诉他们这就是每一个有抱负的小说家写作的最高目标。

早在1868年,J.W.Deforest就给“伟大的美国小说”下了定义,至今仍在沿用:“一部描述美国生活的长篇小说,它的描绘如此广阔真实并富有同情心,使得每一个有感情有文化的美国人都不得不承认它似乎再现了自己所知道的某些东西”。

表面看来,这个定义似乎有点陈旧平淡,实际上是非常宽阔的,并富有极大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它的核心在于没有人能写成这样的小说,因为不可能有一部让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书。然而正是这种理想主义推动着美国作家去创作伟大的作品。美国作家都明白伟大的美国小说只是一个设想,如同天上的一颗星,虽然谁也没法抵达,却是一个坐标,使他们清楚努力的方向。

纵观美国文学,我们会发现每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后面都有伟大的美国小说的影子:《汤姆叔叔的小屋》、《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白鲸》、《大街》、《愤怒的葡萄》、《奥吉马奇历险记》等巨著都是如此。

其实,作家的地位最终就是这样确定的。记得余华说过,如果马尔克斯没写出《百年孤独》,他就跟别的拉美作家没什么两样。

目前中国文化中缺少的是“伟大的中国小说”的概念。没有宏大的意识,就不会有宏大的作品。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当代中国文学中长篇小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在此我试图给“伟大的中国小说”下个定义,希望大家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伟大的中国小说”应该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经验的长篇小说,其中对人物和生活的描述如此深刻、丰富、真切并富有同情心,使得每一个有感情、有文化的中国人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认同感。

虽然这个定义深受“伟大的美国小说”的影响,但我觉得还是到位的。“伟大的中国小说”意识一旦形成,作家们就会对我们的文学传统持有新的态度,因为按照我下的定义,“伟大的中国小说”从未写成,也不会写成:就是《红楼梦》也不可能得到每一个有感情、有文化的中国人的认同,至多只是那个时代的小说的最高成就。也就是说,作家们必须放弃历史的完结感,必须建立起“伟大的中国小说”仍待写成的信念。如果没有这种后有来者的心态,中国文学就真的没指望了。

目前一些西方作家在中国很走红,诸如昆德拉、卡维诺、杜拉斯、博尔赫斯,这些作家各有其独到的一面,但他们都没能写出里程碑式的著作,也就无法滋养伟大的作品,对于这类作家应该持浅尝而止的态度,就像巧克力好吃,但顿顿吃,就把人吃坏了。然而,有的作家的作品则可以成为精神食粮,能够为创作伟大的小说提供源源的养分。

最后我想指出,“伟大的中国小说”意识的形成将取消“中心”与“边缘”的分野,将为海内外的中国作家提供公平的尺度和相同的空间,因为大家都将在同一起跑线上,都面对无法最终实现的理想。今后不管你人在哪里,只要你写出接近于“伟大的中国小说”的作品,你就是中华民族的主要作家。

作者简介:美国用英语写作的华裔作家哈金,原名金雪飞,现任波士顿大学文学教授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