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的大唐宰相

征文网 2016年10月8日文学快讯评论2,091 阅读3187字

悲催的大唐宰相

宰相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帝国中枢,是官员士大夫和寒门进士心中最高的理想。可是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宰相们治国平天下的光鲜与荣耀,却看不到他们背后的斑斑血泪。

宰相与皇帝议事时,本来都是坐着的。一直到五代十国大乱后,宋太祖为了提升皇权权威,找个理由悄悄撤掉了宰相们的座椅,之后的中国历史,宰相们就一直站着议事了。在皇权登顶的明清时期,相权受到了极大的削弱,甚至时常不得不跪着奏事。

按理说宋以后的宰相,特别是明清宰相的命运最悲催,但事实上却并非完全如此。我们最引以为傲的大唐,宰相们至少都是半个诗人,应该最光鲜最潇洒了,可是翻开史书,大唐宰相们的命运却正如一部书名——流血的仕途,充满了斑斑的血泪,用“悲催”二字形容都算是轻的了。他们的悲催,有的是为国为民不惜陨身;有的是为了权力互相倾轧,纯属自作自受;有的是无辜冤死,做了皇权的替罪羊;更多的仅仅因为站错了队,就招致满门抄斩。

先说初唐宰相们。唐高祖李渊的宰相、开国功臣刘文静仅仅因为酒后狂言,被小妾告发谋反,唐高祖就下令杀了刘文静,抄了他的家。李渊的四子李元吉也当过宰相,最后兄弟相残,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射死。

李世民开了宫廷政变的先河,上梁不正下梁歪,之后的宫廷政变不断发生,八十年间,大的政变就有四五次。每次政变宰相们都很难置身事外,站错了队,那可是抄家灭门的大罪啊。

李世民的儿子们也陷入了权力之争,魏王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储,李承乾与宰相侯君集密谋先下手为强,事泄被李世民处死。侯君集是当年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曾大破吐谷浑,攻灭高昌国,最后竟然悲催赴死。太宗朝另两位宰相刘洎(支持魏王李泰)、褚遂良(支持晋王李治)一向不和,褚遂良借机诬陷以直谏著称的刘洎,李世民遂赐死了刘洎。

高宗李治朝的宰相仍旧没有躲过悲催的命运,因为女强人武则天受宠,高宗欲废掉皇后另立武氏。在首席宰相长孙无忌的带领下,褚遂良、柳奭诸宰相都抵制武则天。不久,武则天让人诬陷他们谋反,高宗也不对质,就将长孙无忌流放黔州,这位三朝宰辅、凌烟阁排名第一的大功臣,拥立外甥李治最力之人,不久就被逼自缢而死。褚遂良被流放到偏远地州后忧郁而死,至于柳奭,直接被处死,家产被抄没。

立武则天为后以后,李治终于感到了被架空的危机,让宰相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这还得了,武则天使出屡试不爽的诬陷谋反大法,导致上官仪被下狱处死。

武后朝的宰相,不用想命运都很悲催,因为武后为了当皇帝,连亲生子女都杀了好几个,她手下的酷吏都是出了名的。

宰相裴炎反对武则天立武氏七庙,屡次请武则天还政于李唐宗室,自然要被武后杀死。宰相岑长倩倒是支持武后称帝,但反对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因此得罪了武氏族人,不久被酷吏来俊臣诬谄谋反,与五个儿子一同被武则天处死。

武则天临死前,宰相张柬之连同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崔玄暐等四人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后四人也先后为宰相,但不久就被韦后与武三思诬陷流放岭南,张、崔二人病死,没病死的敬、桓、袁三人则在贬所被杀害。

政变还在继续,当过宰相的武三思被中宗太子李重俊政变杀死。站在武氏、韦后这边的宰相宗楚客诛杀了李重俊,好日子没过多久,他又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起的唐隆政变中被诛杀,同时被杀的还有宰相武攸宁。等到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水火不容,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诛杀了太平公主连同宰相窦怀贞和岑羲等人。

李隆基号称唐明皇,治下号称开元盛世,宰相们的日子基本好起来了。很多年以后,老年昏聩的他宠信宰相杨国忠与藩将安禄山,二人争权夺利,安禄山被逼提前叛乱(他本想等李隆基去世后再叛),杨国忠在马嵬之变中被哗变士兵杀死,另一位宰相韦见素也被打伤,命悬一线之际被陈玄礼所救才幸免于难。

安史之乱后大唐严重衰落,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内忧外患不断,宰相们斗争不止,权相元载被杀后,宰相刘晏作为搞财政出身的理财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国家财政逐步好转。却被后来的宰相、同为理财家的杨炎所构陷,被赐自尽。杨炎虽然开创了两税法,为人却睚眦必报,反而被奸相卢杞以同样的手法诬告,导致被赐死,当然卢杞在泾原之变中的拙劣表现也迎来了杀身之祸。

德宗后的顺宗因为中风只当了多半年皇帝,却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力图中兴大唐,却力不从心,旋起旋灭。宪宗李纯即位后,将永贞党人贬官到偏远地州,是为“二王八司马”事件,其中,官最高的是宰相韦执谊,却也贬的最远最惨,最后凄凉死于贬所。

宪宗基本上信任宰相,君臣同心合力,取得了削藩的伟大胜利,实现了“元和中兴”。但在削平割据藩镇最艰难的时候,主战派宰相武元衡在上朝时被藩镇派人刺杀,首级被带走,一时间首都大骇,人心惶惶。武元衡恐怕是唐朝宰相中命运最为悲惨的了,忠心为国,却死于刺客之手。

晚唐国事日颓,宰相们回天无力,承受了更多的悲催与屈辱。

唐文宗即位后,一反穆宗与敬宗的荒淫无道,勤勉政事、力图振作。宰相宋申锡在文宗密旨下谋划除掉晚唐的政治毒瘤——宦官,却走漏风声,反被宦官诬陷而遭贬死。过了些年,文宗又提拔李训为宰相,李训等人发动“甘露之变”想诛杀宦官,却被掌握禁军的宦官反扑,朝廷血流成河。四位宰相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首当其冲,全部被腰斩灭族,其中王涯与贾餗二人根本就不知情,真是悲催到了极点。

之后,宦官更加肆无忌惮,宰相们像是傀儡,“仅行文书而已”。唯宰相李石还有些勇气,稍敢于抵制宦官跋扈,于是,武元衡遇刺一幕重演,他在凌晨上朝的路上遇到两次刺杀,第一次被冷箭射伤,第二次刺客砍中马尾,李石幸免遇难,却再也不敢呆在长安,遂请求外放。

元和之后,就进入了近四十年的朋党之争,即著名的牛李党争(或曰二李党争),斗得你死我活,唐文宗都无奈地说: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可是这些红极一时的党魁们命运如何呢?武宗朝名相李德裕挟平定泽潞藩镇的功绩,将牛党领袖、多次为相的李宗闵贬为郴州司马,他病死在了那里。李德裕后来也被宣宗贬为崖州(海南海口)司户参军,不久病死蛮荒,长达四十年的党争才告结束。

唐僖宗时爆发了黄巢之乱,一度连京师长安都被攻破了,宰相自然要承担失败的后果。当黄巢军攻破潼关时,卢携被罢相,当天夜晚他就服毒自尽。唐僖宗仓皇出逃长安,文武百官都不知情,京城一片混乱,黄巢军入长安后,宰相崔沆、豆卢瑑、刘邺、于琮四人藏匿于假降的金吾卫大将军张直方宅中,被抓获后甘愿就戮,不愿从贼,连同家属、部下百余人被杀。僖宗从西川返回长安后,贬宰相王铎为义昌节度使,他赴任途中,被贪财的魏博节度使之子乐从训劫掠杀害,随从三百余人一起遇害。

黄巢之乱后,割据藩镇越来越多,朝廷连关内的藩镇都控制不了,如同进入了东周战国时代。唐昭宗发兵讨伐大不敬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失败,李茂贞步步紧逼,昭宗只好诿过于宰相,赐死了宰相杜让能,杜简直比晁错还要冤枉。这还没完,凤翔李茂贞、邠州王行瑜、华州韩建三位关内的节度使欺人太甚,还一同发兵进犯京师,杀掉宰相韦昭度和李溪后整兵而返。

昭宗时的权相崔胤是大唐最后一个强势的宰相,在他与朱温的政治联盟下,终于诛尽了宦官,一扫朝臣之耻。但他想要重新组建禁军的计划让盟友朱温很不满,被朱温残忍地杀害,死前他骂自己:“负国贼崔胤,引狼入室!”

到了最后的唐哀宗,宰相们也成了唐哀相。朱温将哀宗挟往洛阳,路过滑州白马驿时,宰相柳璨参与怂恿朱温杀掉了包括裴枢、独孤损、崔远三位宰相在内的三十余人,是为“白马驿之祸”。柳璨此举够狠,一举除掉了政治对手,但他却并不希望朱温篡唐。不久,朱温想领受九锡(称帝的前奏),柳璨加以劝阻,朱温认为他背叛自己,于是派人杀了他。柳璨临刑时大呼:“负国贼柳璨,死宜矣!”这是大唐宰相最后的悲催呼叫,此后,唐朝就不复存在了。

唐代众多的宰相中,虽也不乏庸相和奸相,但却没出现过卖国的宰相,他们守住了文明与野蛮的底线,他们用斑斑血泪为伟大的唐王朝做了最后的殉葬。幸福南城张立 2016.8.29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