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小村里,一群“泥腿子”成立了文学社

征文网 2021年7月6日文学快讯评论348 阅读1306字

马鸣村,位于浙江桐乡市的西境,与崇福、洲泉、新市等周边的中心城镇相距都比较远。以往交通大都依赖摇船出行,船行既慢,载货亦多受限制,因而自发形成集市。长不过数十米,简陋逼仄的街道,却集中了茶馆、剃头、打铁、中药、鱼肉铺、刨烟、豆腐等十六七种不同行业的店家。迄今为止,这条数十米长的老街上,民国乃至清代的老房子依然保存完好,古风盎然。

或许是水的灵气浸润了这里的万事万物。这几年,马鸣村里诞育了一群喜欢读书、热爱写作的农村文化人。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他们组织起了自己的文学社团——马鸣老街文学社。

文学社创立的时间当追溯至2016年。这一年,随着马鸣村参与“诗画浙江·十大最美乡村”的评选,一群爱好文学的昔日“泥腿子”渐渐地聚拢在一起,并且建起了微信群。交流各自的创作体会成了群里最热门的话题。第二年,从线上发展到线下,水到渠成,文学社应运而生。

他们的活动场所,就在老街拐弯一处僻静的屋舍,外面挂着“马鸣老街文学社”的一块小牌子。与它紧邻的,是村里的图书室。遇到节假日或者周末,这些人便不约而同地聚拢在一起,不拘形式、自由自在地互相交流读书心得,畅谈创作感受。

文学社成员的年龄差别甚大,既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大家职业各异,大多在企业上班,也有做保安的、开小店的,或者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上班的。数年的积累,已有了相当可观的成果。

钱建荣的工作是洲泉中心幼儿园的保安,却酷嗜书法,常年不辍。屠利娟经营着村里的一个商品批发部,忙里忙外,不得空闲。但微信公众号上不时刊出的诗文深深地吸引了她,心里痒痒的,沉寂多年的创作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哪怕在收账台上,稍得余暇,也会捏起笔杆将一闪而过的灵感赶紧记在本子上。

社长蔡国其,初中学历,家庭经济状况曾十分艰难,几十元的学费也让他的父母搔首踌躇,故早早辍学,17岁那年,就进化纤厂做了一名纺丝工,但是从小就喜欢文学。年岁稍长,出差或旅游在外,见了心仪的书就买。徐志摩、张爱玲、汪国真、席慕蓉、海子的集子,一一购置案头。23岁,转行学驾驶,成了化纤厂的货运司机。从此,村里人戏称他是“双枪将”,一手把住方向盘,一手握紧笔杆子。

赵强是“90后”,普普通通的农村青年,技校毕业,是桐昆集团的一个三班倒的普通包装工,他的家人都是和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地道农民,除了他的父亲幼年时读过几年小学以外,其余的人大字不识一个。就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竟然冒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青年后生。用小赵自己的话来说,一日不读书,浑身不自在。

走进小赵的家,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的书房。十多个平方米的房间里,除了一只挂在壁上的电视机,便是书的世界。下班回来,小赵每天必做的功课,就是静静地读书。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历史读物,包括地方志书,几乎无书不读。小赵说,有一次,白天的活干下来已经十分劳累,吃过晚饭后本想早点睡了,但长时间养成的阅读习惯又让他不由自主地踱进书房,顺手拿起一本书来。读着读着,却不知夜已深,慢慢地一阵瞌睡袭来,头伏在书桌上竟然睡着了,一觉醒来,天已将曙。每逢三班倒的空隙,赵强多次往返桐乡等地,向前辈长者虚心求教。如今的小赵,下笔如有神,已经写出了多篇颇有水准的文章。

本文作者:俞尚曦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