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启动 阎连科高晓松等作家畅谈少作

征文网 2018年3月27日文学快讯评论1,399 阅读1154字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理想国与瑞士高级制表品牌宝珀Blancpain携手创办的“宝珀·理想国文学奖”24日在京启动,旨在发掘和鼓励优秀并具远大潜力的青年作家。

谈及奖项设立初衷,“看理想”策划人、评奖办公室负责人梁文道希望为中国的文坛、特别是小说领域,发现真正有潜质、有长期创作的自我预期和动力,并且有相当成就的青年作家,让默默耕耘、严肃认真的写作者为更多读者所知。

首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团由阎连科、金宇澄、唐诺、许子东、高晓松组成。该文学奖的参评对象限定在45岁以下用汉语写作的青年作家。在启动仪式暨题为“不悔少作”的主题论坛上,五位评委齐聚一堂,回望各自文学人生的启蒙时刻,并朗读自己青年时期的作品。

小说家阎连科回忆自己20周岁以后才第一次读到外国小说,是明星费雯丽作为封面的《飘》,文学评论家许子东分享青年时代的阅读,是15岁“下乡”读到的一本已经翻烂的油印手抄本读物,后来才知是茅盾早期的小说《幻灭》。作家金宇澄讲述早期的小说创作,素材来源于青年时代在东北乡下度过的七八年岁月。

正是一篇写东北“棺材匠”的小说,让他在1988年调入《上海文学》杂志社做编辑。他朗读小说《不死鸟传说》的片段,并回忆一位给予自己文学启蒙的上海老友,他们年轻时常常书信往来,这位朋友一直鼓励他写作,后来去了美国渐渐失去联络,直到《繁花》获得茅盾文学奖,寄来一封没有署名的贺信。

回忆“少作”,台湾作家唐诺坦言自己真正写出第一部作品《文字的故事》,是在45岁的时候。他坦言文学书写不会是一个太早慧的行业,文学是一个专业,必须要有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文学奖的现场是一个嘉年华,却不是文学的基本事实。创作大部分时候是孤独的,引用马尔克斯的话,像落水的人在跟大海大浪搏斗,这才是书写者的常态。他认为文学奖的设置对于鼓励青年写作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在市场的数字之外,加入不一样的写作奖惩系统,诉诸文学的专业评判。跨界文化人高晓松从歌词创作的角度,分享对于文学艺术的理解——“艺”即手艺,是你打开的一扇门,“术”是你心里的世界,是门里面的魔鬼。他在现场为读者朗读了三十几岁时写过的四幕小歌剧《彼得堡遗书》片段。

首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启动仪式,是“看理想室内生活节”的重要单元。奖项具体评选细则在启动仪式上正式揭晓,并于当天开放作品征件。参评对象限定45岁以下用汉语写作、在大陆地区出版过中文简体版作品的作家,终奖得主可获人民币30万元奖金,以助其专注写作。作品需为小说,类型不限,纯文学及跨类型的犯罪、推理、科幻等均可参加。出版作品由出版社、出版公司或作者本人提交;出版社及出版公司限递交两位作家各一种作品,作者限递交一种作品。参评作品应为2017年1月1日到2018年4月30日间正式出版的作品,最迟送交作品的时间为 5月31 日。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