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作家陈晓辉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导师

征文网 2018年7月28日文学快讯评论2,569 阅读21661字

来源:齐鲁壹点

为响应《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实施执行,2018年5月26日,全国研学旅行教育融合与传播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光明网联合举办,《教育家》杂志社总裁徐功明主持了会议。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李曜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比较与对外交流部主任王晓燕,光明网总经理陈建栋等参与了主题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光明教育家书院院长顾明远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未来教育要培养的人才,不仅有书本知识,而且有高尚品质、有远智卓见、有创新精神、有奉献精神的人才。这种人才关在屋子里是培养不出来的。”

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式启动少年作家班以及少年作家班研学教育联盟校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在文化传播、文学教育、作家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文化积淀丰厚。培养出了莫言、苏童、余华、陈染、严歌苓、迟子建、毕淑敏等作家,占据了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师范大学就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儿童文学教研室。半个世纪以来,北师大儿童文学教学研究一直居于全国前列。2013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成立,由我国第一位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王泉根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高洪波、束沛德、樊发稼、金波、曹文轩、汤锐、孙云晓等被聘为中心兼职研究员。在儿童文学研究、教育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全国少年作家班由北京师范大学立项,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与光明日报社《教育家》杂志共同组织实施。旨在激发中小学生文学创作兴趣,培养文学创作能力,探索文创能力培养与研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模式,从顶层设计、理论建设、课程开发、教育实施等维度,通过区域交流、课题研究、定向指导、落地推介、教材编写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个性化成长、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构建平台。

在此次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著名作文教育专家陈晓辉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少年作家班文学导师,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郑伟书记为其颁发聘书。

陈晓辉与会上提出课程教学应该要走出去,再走回来。走出去是为了拓展眼界、格局,丰富知识体系,看看斑斓多姿的世界;走回来是为了从眼睛所见,升华为心灵所思、所悟,于思索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人生底蕴。课程从单一的知识学科传授,变为注重学生沟通表达、人文审美与情感的熏陶培养。

陈晓辉说,有一次他在乡间行走,近处是一棵花树,树下有涓涓流淌的河水,树叶在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摇晃跌落河中,顺流而下。远处是阡陌田野,以及在夕阳余晖下劳作的农夫,更远处是延绵起伏的山,一片宁静美好的样子。注视着这样的一幕一幕,陈晓辉开始思考,我们人在面对人生风雨的时候,尚可以逃至屋内躲避,而大自然中的花、草、树等,却只能自然面对,没有丝毫的畏惧与怯弱;面对阳光时,也是随喜感受。所以,于这样普通的场景中,他明白:为人处世应该要自然得如同植物,朴素、简单、热爱土地,做好自己的同时,其它一切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包括突然遭遇的漫漫风雨等。所以,他认为,学生最好的人生课程,是在户外,是天地自然与万事万物,以及人生经历、沉淀。当自己的内心情感与普通的万事万物联接时,就能感受到人性深处那种平凡的温暖与力量。少年作家班要打造的,便是有人文情感与悲悯智慧心的内外兼修的写作人才。

陈晓辉是近年来人气与影响力上升巨快的青年作家,其文章如潺潺流水,灵动美丽,可以让读者在无声无息阅读之中,心变得柔软,静下来去体验和发现那些堙没于俗世里的小确幸与善良,被读者们誉为治愈系心灵美文作家。其为人处事温文尔雅,谦卑有礼,善于为他人考虑问题。尤其是他所开创的倡导“心灵美育立德树人”的灵性作文品牌课程,深受国内众多学生与家长们的追捧、喜欢,并走进了中小学与高校教育。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