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零的王城——邺城,为何单单辉煌于魏晋南北朝

征文网 2022年1月18日文学快讯评论277 阅读5235字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政治中心之一是邺城。邺城位于今河北临漳县境内的漳河北岸,距安阳殷墟约20公里,故被认为是以殷墟为代表的安阳古都的一个组成部分。邺城的兴起具有深刻的历史地理背景和政治经济原因,是都城回归中原和中原核心区重新崛起的一个标志。

一、邺城重新崛起的原因

首先,邺城的兴起是安阳古都的合理发展和重新勃兴。

以安阳殷墟为代表的古都群具有悠久的建都历史,早在夏、商时期就构成了中原核心区的重要一极,代表了黄河时代都城发展的辉煌成就。安阳有文字可考的都城发展史始于商王河甲。“河应甲居相”,其子祖乙亦曾居此。张衡的《西京赋》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记耿,不常厥土。”及盘庚即位,又迁殷。

一般认为,相在安阳东的内黄县境内,殷即安阳殷墟。据《竹书纪年》载:“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作为殷商晚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殷墟集中代表了商代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无论是从出土文物还是从建筑基址看,抑或从文献记载看,殷墟都应是华夏第一座长期延续的王都。

与殷墟相去不远的洹北商城被认为是另一座商代都城,目前虽不能断定北商城与安阳殷墟的关系,但它无疑是以安阳为代表的古都群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安阳殷墟为中心,南至朝歌、北达邯郸的广大区域构成了殷商王朝的“千里王畿”区,王畿之内,都城与离宫别馆相望。这就是商王朝的“大邑商”,或称“中商”,即王朝的政治经济。

虽然殷墟的都城地位最终为丰、镐和洛阳所取代,但它的历史影响力仍在,良好的区位条件仍在,华北大平原的腹里位置仍在,当遇着适宜的时机,必然会重新崛起为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汉末年的诸侯割据和南北朝时期的王朝分裂就为邺城的兴起提供了一个适宜时机。东汉献帝建安九年(204)曹操平袁绍之后营建邺城,受魏公,邺由此成为控制北中国的一代王都。

自曹操任冀州牧开始居邺,至司马氏代魏建晋,曹魏政权经营邺城五十余年,西晋时作陪都四十余年。公元334年后赵石虎即位,次年自襄国迁都邺城,至公元349年为冉闵所灭,共都邺14年。公元350年冉闵建国号曰魏,仍都邺,公元352年为前燕所灭,共都邺3年。公元357年前燕自蓟迁都邺,至公元370年为前秦所灭,凡都邺13年。十六国时邺城为都共29年。公元554年高欢挟孝静帝迁都邺,是为东魏。公元550年北齐建立,仍都邺城,至577年为北周攻克,北齐亡。北朝共都邺43年。

自曹操时算起,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邺城共做过120余年的都城,邺城的位置虽不与殷墟重叠,但它在时间上却与相、殷墟及洹北商城前后相继;在空间上近在咫尺;在行政隶属上有承继关系,因此说,有理由认为它们是以安阳为代表的古都群落发展的一个过程。

其次,邺城的兴起与关东大平原(华北平原)的北部形势及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密切相关。

邺城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平原,发源于太行山麓的清河、涤河、洹水、漳水与沽水等自西向东或自南向北流经这里,而且多数河流都从邺城周围流过,其中有的汇入漳河,漳河下游又汇入滹沱河河流入渤海,这便为邺城的兴起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东汉末曹操修凿白沟、利漕渠,使邺城成了当时的水运交通中心,泄船从邺城由漳水经利漕渠入白沟,向北可达河北平原的北端,向南可由黄河抵达江淮。

后赵、北齐扩建邺南北城时,运输建筑材料主要依靠这条水运航道。水系的发达又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灌溉之便。战国时西门豹与史起先后为邺令,引漳水为渠,灌溉周围农田,使邺城一带成为膏腴之地。邺城西依太行,东接华北大平原。太行山既是一道天然屏障,又有若干峡谷隘口直通山西高原,这便使邺城有险可守,进退有据。

而当时的华北大平原既是传统的农业区,又是一个湖沼密布、河流纵横、道路险阻的地势低洼地区,邺城正处在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大平原之间南北交通线上的咽喉之地,这又使邺城可以凭河据守,控南扼北。

对于邺城的形势,清初学者顾祖禹有过精辟的总结,他说:“夫相州唇齿泽、潞,臂指邢、洛,联络河阳,襟带澶魏,其为险塞,自关以东,当为牟冕。”

邺城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为其重新崛起为一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提供了客观条件。

再者,邺城的兴起是关东大平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邺城所在的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与关东大平原连为一体,黄河冲积扇的肥沃土壤和众多河流湖沼所提供的灌溉便利为大平原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春秋以降,大平原北部(今河北平原)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西汉末年这一地区的人口已相当密集,黄河下游河道两边滩地均已开垦,河北地区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的重要性开始上升。

有汉一代,以邺城为中心的大平原北部已成为全国的战略要地,能否控制这一地区成为争夺天下的关键。汉光武帝刘秀正是凭借这一地区的经济优势和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而夺取天下的。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邺城为冀州刺史部所在地,邺由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东汉末年改州刺史为州牧,邺城为冀州牧所在地,其区域中心地位更为稳固。

终东汉一代,河北的安危,关系到王朝的兴衰,控制河北不仅占有富庶的黄河下游大平原,更重要的是占有了强大的武装力量,故有“得冀州为得天下”之说。曹操取得冀州,最终控制了整个北中国。卢毓《冀州论》云:冀州“天下之上国也。……东河以上,西河以来,南河以北,易水以南,膏壤千里,天地之所会,阴阳之所交,所谓神州也”。总之,自西汉末年以来,冀州所在的关东大平原北部政治、军事地位日益提高,已成为北中国的战略要地。

有眼光的政治家开始把目光投向邺城所在的冀州,进而形成一种“欲控制黄河流域,首先要控制河北;欲控制河北,首先要控制冀州;欲控制冀州,必须控制河北地方势力集中地的邺城的战略构想。所以自东汉末年以后,“黄河流域政权往往将邺城建为政治中心,以利于控制整个黄河流域。

随着都城地位的确立,历代政府通过政治手段采取各种措施,使邺城逐渐成为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中心”。谭其骧先生认为:凡据有关东大河南北而不暇顾到关中的政权,多选安阳(包括邺城)为都。

因为安阳是这一地域范围内的经济和地理中心,军事上也有太行、漳滏可恃,亦有学者指出,邺城处于古代关东地区的中心,背靠山西高原,东、南、北三面为经济发达的黄淮海平原,居高临下,有建瓴之势,加上邺城周围的灌溉之利和水陆交通条件,往往会使统治黄河流域东部地区的政权定都于邺城。可见,邺城的兴起不仅是邺城周围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与整个关东大平原的区域发展有密切关系。

最后,曹魏集团势力的发展和对邺城的经营是邺城兴起的主要因素。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即在此筑城,这是邺地筑城之始。自汉武帝于邺城置冀州刺史部起,邺便成为关东大平原北部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汉末年,袁绍取代韩馥而成为冀州牧后,出于夺取天下的政治需要,开始对邺城进行一系列修缮与营建,使邺城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在邺城厚集势力,使邺城周围地区成为经济与军事力量最为雄厚的地区,所谓“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即是邺城实力的形象比喻,从而极大地巩固和加强了邺城的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但袁绍终缺少战略眼光,没有听从谋臣沮授“迎大驾安宫邺都”,即迎汉献帝居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最终为曹操所败。

曹操于建安九年(204)攻下邺城,次年冀州平,为冀州牧,仍驻邺。曹操得冀州后,有意将其势力范围中心的冀州邺城建为都城,并大力经营,以便提高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地位。

发展以邺城为中心的水运交通系统是曹操经营邺城的重要举措早在曹操攻邺之时,出于军事需要,就开凿了贯通河北平原南北的水运通道白沟,“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运”,白沟的开凿对邺城水运交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此后又相继在邺城周围兴建了天井堰、利漕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等水利工程,这样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又沟通了河北平原的自然水系,便利了水运交通。

邺城漕船由漳水、利漕渠、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向北直抵河北平原北端的河下游,向南可由黄河抵达江淮,从而奠定了邺城的关东大平原上南北水运交通枢纽的地位。

二、邺城的兴废

扩大以邺为中心的王畿之地,充实邺城人口,繁荣邺城经济是曹操经营邺城的又战略举措。

邺原为魏郡治所和冀州牧所在地,为加强都畿的实力,曹操割周围郡国的汤阴、朝歌、林虑、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等十四个县属魏郡,加上魏郡原有的十五县,共二十九县,使邺城成为冀州境内最大的一个都,王畿范围扩大至方圆数百公里的土地。

曹操初据邺城时,邺城的人口数量与其作为区域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的地位并不相称,为使邺城保持足够的人力数量,曹魏政权实行移民政策,鼓励向邺城移民,曹魏时代,邺城居民众达二十万,由此而成为北中国的第一都会”、邺城人口的增多和南北交通的咽喉地位,加上曹魏政权所在地所形成的巨大消费市场,使邺城很快成为当时北中国的商业中心。曹操靠着大平原的富庶和邺地的经济军事实力,最终得以统一北部中国。建安十三年曹操自署丞相,十八年汉封曹操为魏公,以冀州十郡为魏国,正式建都邺城。

“魏国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同年于邺建魏社稷宗庙,置尚书、侍中、六卿等职。二十一年封晋魏王,二十二年命王设天子旌旗,出入警跸。自此,汉王朝名义上都城在许,但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却在曹魏政权所在地的邺城。邺城作为黄河流域政治中心的地位完全确立。

黄初元年(220)曹丕代汉称帝,为适应北中国统一后的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争王朝正统之位,并加强对关中、陇西及整个北中国的统治,遂于次年迁都洛阳。又因邺为“王业之本基”,遂与长安、洛阳、许、淮并列建为五都。邺城地位虽有下降,但作为曹魏政权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之一,仍在政治上仍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正是由于邺城所在地区的悠久建都传统、发达农业经济、优越地理环境和曹魏政权的大力经营,才使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崛起为北中国或黄河下游平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继曹魏政权建都邺城之后,又有石勒、石虎的后赵政权,冉闵的冉魏政权,慕容氏的前燕政权以及北魏分裂后的东魏、北齐政权,都曾以邺城作为都城。

西晋灭亡后,北部中国进入了长期混战与割据的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319~349)的建立者羯人石勒初为前赵(汉)政权的大将军,以襄国(今河北邢台)为据点,以山东、河北等地为其势力范围,及刘曜夺取汉国政权,移都长安,改国号曰赵(前赵)后,石勒亦于公元319年自称大单于、赵王,建立赵国,正式定都襄国,公元329年灭前赵,遂占有北中国大部分地区。公元333年石勒死,太子石弘即帝位。

公元334年石虎废石弘,自立为帝。公元335年,迁都邺城,邺城再次成为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石虎时期,“盛兴宫室于邺,起台观四十余所,营长安、洛阳二宫,作者四十余万人”。石虎大兴土木,在曹魏邺城基础上广建宫室、苑囿,起大小楼观台馆数十所,盛极一时。成汉使者观后,“盛称邺中繁庶,宫殿壮丽”。北魏郦道元亦云:邺城“饰表以砖,百步一楼,凡诸宫殿门台隅雉皆加观榭,层甍反宇,飞檐拂云,图以丹青,色以轻素。当其全盛之时,去邺六七十里,远望苕亭,巍若仙居”,后赵政权还实行移民政策,多次将北方各地的人口迁至邺城一带,估计当时邺城人口在50万左右,可见当时的邺城是黄河流城最繁华的都城。

公元349年石虎死,诸子争位,相互残杀,汉人冉闵乘机灭掉后赵,建立起冉魏政权,仍都邺城。冉魏政权仅存3年,即为前燕所灭。

慕容氏灭冉魏后,自称燕皇帝,占据中原地区的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广大地区,与关中的苻秦政权并峙而立,平分黄河流域。前燕初都蓟城(今北京),后迁都邺城,在后赵邺城的基础上“修筑宫室,复铜雀台”。自公元357年迁邺,至370年为前秦所灭,前燕以邺为都共14年。

北魏末年,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北魏政权名存实亡。公元532年,割据河北的鲜卑人高欢在击败尔朱氏势力后,控制了北魏朝廷立平阳王元修为帝(北魏孝武帝),自为大丞相和柱国大将军。公元534年高欢以洛阳久经丧乱、宫室残破为由,欲迁都邺城,魏孝武帝不从。不久,孝武帝出走关中依附宇文泰,高欢入洛阳,立清河王之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

同年高欢挟孝静帝迁都邺城,迁都邺城后的魏朝,史称东魏。长安的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后,拥立元宝炬为帝(西魏文帝),建立西魏政权,北魏政权遂分为东、西魏。东魏天平二年(535)高欢在曹魏邺城南另建新城,是为邺南城,并遣人拆掉洛阳宫城殿阁的材木,运至邺城。新修的邺南城布局合理,规划整齐,“其制度盖取诸洛阳”,“规模胜过曹魏,奢侈甚于后赵”。东魏武定八年(550),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政权,仍都邺城。

北齐幼主承光元年(577),北周军入邺城,北齐亡。东魏、北齐共都邺43年。在东魏、北齐时期,邺城的宫殿建筑与周围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并出现了邺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北中国最雄伟、繁荣的都城。以人口而论,东魏迁都邺城时,又迁洛阳40万户至邺城,加上邺城原有人口,估计邺城人口多达100万人。邺城可谓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都市。

作者: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