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里人间天堂路

zhangjunting 2021年4月18日原创文章1 2,629 阅读342520字

置身圣城拉萨 感受神秘圣洁

圣城拉萨就要到了。我走南闯北数十年,今天终于实现了梦想,令我心潮澎湃。我要在这圣城,去寻找诗意的魅力和精彩乐章,在西藏领略文化的精彩,去见证这逃避现实的人间天堂。也许,也许我的梦会从这里重新开始,重新闪亮。

4月25日晚9点,误点半小时的列车终于在拉萨站停下。出站后,我们兴奋的已经呼吸在西藏的那种低粉尘甚至无粉尘的空气中。迈出了稳健的步伐,坦然面对着生命的挑战,往前走。西藏,我走近了你;拉萨,我走近了你。

车站广场上,那叫卖声,拉客住旅馆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我们穿过喧嚣,乘坐火车上认识的新朋友的汽车,直奔闹市区的拉萨宾馆住下。

当夜,我们三人虽有高原反应,但还都能忍得住,虽然四肢无力、头痛、头沉,但精神都很好。

可是,没有经验对付高原反应,当时的亢奋心情觉得也没啥,我在卫生间抹抹澡,他俩坐在床头边使劲地在快乐中抽着烟。可到了半夜,我的高原反应加剧了,鼻干、口苦、太阳穴象爆炸似的,心跳加快,四肢无力,似大病过后,更有点“临终”感。这生命的深处,也好象是一处处精绝的风景。我心想:坏了。但第二天早上,仍然还能起床。他俩没有我严重,也有同感。经查看入藏资料,了解到,我们的安全进藏方法不对。一、到拉萨当天要立刻卧床休息。二、到拉萨24小时不要洗澡,以免感冒。三、刚到的前几天动作要轻缓,并多穿衣服。这三点,我都没有做到,我的孩子也没有做到,其结果是后两天小三儿的高原反应比我还严重,心跳的几乎要蹦到外面,头似爆炸一样,两筒鼻血。靳良第三天也厉害起来。我们每天连吃顿饭都得歇上个四、五歇,喘上几口气后,才能再吃。在街上走路,几乎是一步一停,挪来挪去,否则就会受不了。就这样,我们天天就象喝醉酒后那样的皮皮踏踏没精神,那样的想睡又睡不着,那样的想急躁又无从说起,反正是全身哪儿都不舒服。此时什么叫幸福,我们才体会到,只有健康的身体才叫幸福。我生怕大家有感冒的,有肺水肿的。小三儿还对我说:“出长气后,两肋痛,无法长出气。靳良是哼咳打嗝。我心里象棍子捣一样,想这怕那,还得没啥说。

我知道,到西藏来,是要圆自己的一个梦——走遍中国。艰难是必然的,我不怕。

拉萨,这是人们心目中的圣城。我们三人走在大街上,我一直走得最慢,一边走一边欣赏街景。

他们知道我在内地走路比同龄常人都快,现在为啥这么慢,是否怕我有什么难支撑的病。其实,我是怕他们发生意外,所以故意压着步子。我想:反正不是赶着上班或是赶火车,把身体调整过来,减轻高原反应,能玩好、乐好。总算置身于拉萨了,我多年来入藏的梦想得以实现,再苦再累再难受,我内心是特别高兴的。

拉萨这座城市,在蓝天白云下很美。难怪被藏人誉为圣城。上千年来,拉萨曾几度兴盛,但,因重大法事活动始终未断,故仍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我以前所知道的拉萨,是由松赞干布当了藏王后娶了文成公主,而开始兴建的。至今这座城市令人羡慕赞叹。除了大昭寺,八角街周围和布达拉宫附近楼房林立;街道宽阔,两旁的人行道上,杨树参天,精神的象守卫神一样,枝繁叶茂,是那么心安理得地安家落户于此。街道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或悠闲或匆忙,偶尔还夹杂着外国人士。出租车和公交车在街道上不停地穿梭着。据说拉萨市人口虽然不多,出租车的数量达1000多辆,起步5公里10元,超过后每公里1.4元。

这座城市最有特色的是,不时有手摇转经筒,身着藏服的藏民,不慌不忙口中还念念有词的走着自己的路。黑黝黝的面孔,宽大的藏袍,显示着他们的身份和异样风情。

我们乘坐了大巴公交车,从市内到火车站还转了一圈,也坐了出租车兜兜风。拉萨的大街,包括小巷。我走呀走,起初心情很美,可越走越使我每到一处都摇起了头。这里的一切,远比心中的西藏陌生多了。街上并不热闹,街上还有三五成群的武警在站岗,并不象我想象的那样一片生机,而是象走入门庭冷落的博物馆一样,使我想到,活化石一样的西藏历史,没有定论的千古历史的凝滞。

这大街上,我在跪着的老人跟前停下,只听他嘴里咕哝着,也不看人,也分辨不出他的用意。我问孩子们,说:“这是要饭的吧。”他的眼睛还不时的向马路上路人投去莫测的一瞥,这时,我才感觉到,如果给他些钱,他会双手合十的祝福你几句话;如果不给,可能会对我们诅咒连篇了。咳,对他们想那么多干啥,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街上,那街上的不远处,都有这样的乞讨者,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据前人的说法,在西藏的山口、路边、树下都有这样跪着的、静坐的修行者,一杯水,一撮青稞粉,就能使他们专注的修行。可现在,这些人不那样清净了。

我还想再说说,这拉萨大街上和内地不一样的是,转动经轮的藏族人是那样聚精会神地走着,让我特别好奇。他们木讷着脸,经筒上的小坠的线条流畅的不停旋转,我可笑的认为是在玩把戏一样。其实,他们是心无杂念,要把自己的一切一心一意的献给佛主。

不光在拉萨,在西藏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这样的。藏人、念珠、转经筒在一起的场景,一种信仰之源,对他们来说是至高无上,心灵依然由神主统治着人类进步的今天,这西藏神秘感不减的今天,让我沉思了许久。

我满心好奇的漫步在拉萨街头,感恩似的享受着紫外线最强的阳光,脸上也是紫红色,嘴唇更加灼热,唯有这阳光能穿透大街上的寂静。

我们这次拉萨之行,看巧住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之间的闹市街道。真的很幸运,到哪玩都不远。我们住的这家旅馆,算是拉萨中级旅馆,房间设施齐全,卫生间干净,餐桌、沙发也较舒适,还配有氧气袋、药品等。但谁使用谁掏钱。特殊的是,一天24小时长途电话免费。至于拉萨的餐饮,尽管是西藏最好的地方,但我们都吃不习惯。既然来了,第二天就找个藏餐馆美餐一顿,也算来西藏不虚此行。

真巧,偏偏在一家餐馆遇见一个开封人,正在大吃大喝。他说他在拉萨已十年之久。他乡遇同乡,我们就自然坐在一起,添了几个菜,他又去找了几瓶纯正的青稞酒和酥油茶等。几个人那种开封人的豪爽劲,连说带笑加上划拳,也真是热闹了一番。同乡说:“我叫王二,在拉萨三朋四友多的很,有什么事办不成的找我,哪个人在你们面前嗤楞嗤楞,就找我。”他酒至半酣地拍着胸膛,可真有点江湖豪杰一伸手,吓得人人抖三抖的那股劲,连店老板都上了免费的汤水。我看着也真有点好笑。他对我伸出大拇指笑说:“看样子,你老爷子在开封原来肯定是权威,来拉萨有我,你就什么都别怕了,我全包……

靳良和小三同这人咕咚咕咚的一面喝着,一面互留手机号,以防在拉萨有不测风云,真象一见如故的那样,其实,这位开封客在拉萨是做生意的,他妻子是开美容店的,生意做多大?也不好意思问,但开封人能在这里站住脚,我也真为他叫好。

大昭寺的感动 最虔诚的感恩

到拉萨,我首选要去的地方是大昭寺。从旅馆出来,约走一里地就到了这地方。首先映入孩子们眼帘的是古老的寺庙,肃穆的殿堂。大昭寺的大门前,树立着高大的香炉,焚香的烟火直窜云天,香火飘散,香气四溢。

据介绍,大昭寺始建于唐贞观21年,寺内主供的释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藏带进的。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很大关系。该寺院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了今天庞大的建筑群。

大昭寺建成时,原来只是用来藏经、供佛。当时西藏还没有人出家为僧,后来,因为历代的扩建,四周增设回廊、院落,建筑面积达25100多平方米,开始有少数僧侣看管寺庙,但并不属于哪个教派。黄教兴起后,每年在这里举行传召法会,历代的达赖或班禅的受戒仪式就在这里举行。

在拉萨市,我们了解到,藏族人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心中地位之高。

拉萨知名的原意是:据说大昭寺是用成群结队的白山羊背土填湖而建成,藏语中山羊叫惹,土称萨,所以该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以大昭寺的“惹萨”之名衍化成今天的“拉萨。”

大昭寺的“昭”即藏语中的“佛”之意。该寺院有20多个殿堂,殿高四层,上覆金顶,斗拱为典型汉族风格,碉楼、雕梁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则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正殿有20根大木柱,柱上斗拱架梁,有天鹅、象等精美浮雕。寺内有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所绘内容主要为佛本身故事和各种佛、菩萨,除此之外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及松赞干布在布达拉宫举行欢庆的场面等。这些壁画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另外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一幅为胜乐金刚,另一幅为大威德金刚。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两幅刺绣至今色泽鲜艳,画面完整,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说不清,说不完的大昭寺神圣的气概和神佛的供奉,我也无法了解这么多,我只想说:长年累月中佛主是那么爱人,是那么乐意看到 人世间的信奉者,心灵要有神主,虔诚已久的心就是佛心了。

我们随便走入大昭寺前面的小广场,映入眼帘的是两块大石碑,南面一块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用藏汉两种文字刻成,为唐朝所建;另一碑为种 痘 碑,是清朝乾隆年间所立,我还在此碑前留个影。

面朝大昭寺正门,有那么多虔诚的信徒在磕头等身长头,他们依次排着队,顶礼膜拜长跪前行,跪下时是五体着地,站起来时双手合十朝天又放在鼻尖处,又放在心口处,再次唰地一声五体投地。这样,跪下来的刚起来,起来的又跪下,此起彼伏,往复轮转,磕头前行,绝没有内地人那种轻佻浮躁,绝没有内地人左顾右盼的不专一,虽然表情木然,但他们坚执自信,不因目标尚未达到而惶茫。一味等身长头的朝拜。磕头前行的多达几十人甚至过百人。

广场上,寺门过道里,大殿上,每一块铺地石头都被朝拜者的双手和额头蹭得油光发亮。这里可说是一片精神的海域。我想,无论是伤痛或喜悦,藏民们终生守望天堂,也要把持地狱,他们磕等身长头,转着圈走,就说明一生一世的轮回,他们聆听上天的启示,目光专一甚至有些木呆,等身长头就运转在幻想的轮回中虔诚之至。他们的面孔严肃专注,只听广场上“唰”的一声,“唰”的一声,据说日夜如此。

我就站在朝拜者的旁边,那种虔诚,那种毕恭毕敬,那种祈福求佛精神真是令我感动,从来没有过的如此感动。当时,我掉下了眼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灵感受,这是感官的最高境界,要比视听更进一步,令我终身难忘。

不是吗,众多求福者,从生到死,始终浸漫在与魔鬼搏斗的臆测中,轮转的等身长头,把身体各部位当做祭品,让神主对他们作最高的奖赏,他们在感受痛苦,毫无怨尤中,应该取得神主的笑容。我想:只有那种朝拜的精神、气质与心灵,而且把朝拜作为生命意义之实现的人,才能享受到磕头身长头的幸福。

一个人的我待在这里,低着头思绪万千:在这里一个念头:我这次整个西藏之行,其中就是为了这一刻的感动。这何止是感动,就是一个感恩情结的共鸣。他们的执著精神,我应该学习,他们的不懈追求,我应该尊崇。现在,我更知道。心中有佛,才能佛驻我心,才能福寿永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对神灵的虔诚,我要感恩。

当我呆在磕头的藏人信徒中时,我不知道怎样祷告才好,我不知道怎样对圣洁表白才好,突然间,在我面前出现一个高大的头戴礼帽,身着佛装的人,因眼睛看不着,孩子忙向我介绍道:他是该寺院的喇嘛主持。

该喇嘛见我在这样的环境中落泪沉思,微笑着向我双手合十,道一声:“扎西德勒”。我也木然,无从说好,和他漫无边际的说了些似懂非懂的话。他夹杂着藏语一直向我友善的祝福。我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近距离接触过大喇嘛和感受这四个字,真有点感慨万千。还听他断断续续地向我介绍,驱魔斩妖经文……积德积福……念经超度……其要义,我想是让我了解意义斐然的藏传佛教,可能让我获得些什么,基于我所期待的,想给我一个神圣的佛事路标。

大喇嘛主持向我们介绍到:我自幼习藏文,念佛经,为超度众生,念经祈福。我漫无目的的随便问了问他:“请问喇嘛是什么意思”。只是想刚才的气氛归于更加友善,可他却说对我更加敬重的回答:“喇嘛是藏语……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称为喇嘛的,要有一定的资格堪为人师者。

既然他乐意的回答,我巴不得想学点什么的,问题也就多起来。问:“我们汉人对佛徒称和尚、僧、尼等,我至今也明白的甚少”。他忙接着回答:“和尚是从梵文叫出来的,在你们汉地就称和尚,叫和尚对他是尊称,因和尚含有‘师’的含义,现在习俗上都用作对出家男子的称呼,僧,是僧伽的简称。僧伽是团体性佛教徒的称呼,但至少有四人以上才能称僧伽,一个人称僧人。‘尼’或‘尼姑’是你们汉人对出家女众的简称,其实,无论是出家男女,都可以称僧人”。

我心想:这大喇嘛真不愧是佛门高师。我再问他:“我看《西游记》中有唐僧取经这故事,对唐玄奘还称唐三藏”。“这唐三藏——”,他沉思了片刻,回答说:“这样说吧,通达佛法并奘遍通经、律、论三藏,因此,称唐三藏法师,这是佛门最高的学位。”

“请问,我们理解的活佛是藏传佛教最高的领袖,那什么叫活佛呢?”答:“‘活佛’二字是你们汉人对我们有修行成就,能够根据自己意愿而转世的人的人的称呼。活佛的解释就是‘转世者’或化身,藏传佛教中并没有‘活佛’这个词,根据明朝皇帝封当时西藏地方掌政噶举派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清朝皇帝对达赖的封号也是这个头衔,也许,你们沿用至今,而我们对活佛称做‘朱毕古’。”

“我知道佛门子弟有许多清规戒律,如不杀生、不盗窃、不淫奢、不经商……” 他没有等我说完就又补充了许多:“我们佛人是应该清净而俭约的,不若世俗。除你们说的外,我们还应该做到: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饮酒等,特别要遵守过午不食、不装饰、不打扮、不歌舞、不观听歌舞、不接受金银财宝。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象汉人一样的看相算命,不图财掠夺,不威吓他人……。总之,我们以清净的无奢求的,无贪婪的远离红尘,天天要精勤不倦的学修佛事……

我们又好奇的问他请教:“学佛念珠,这佛珠有什么用处呢?”他又不慌不忙的向我们解释:“这佛珠又称念珠,是佛教徒念珠佛时用作记数或者让自己专心致志的工具,也是我们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信物。一串佛珠的多少很有讲究,最多的有1080粒的,还有108粒的,110粒的,54粒的等等,这藏经中都有记载,其含义就各不相同了。这1080粒的是大德高僧所使用的,包含十法界的各108个数,特别是在大法会才能见到。108粒的,代表了108尊佛的功德或代表108种无量三眛等。110粒的是密宗行者所用的。54粒的,代表了修身的境界。其他还有42粒的,36粒的,21粒,各不相同,都是佛学界代表菩萨的乘之阶位,三十六天罡,二十七圣贤……不管多少粒佛珠,真正的佛珠链上都会有象小葫芦一样的佛觜,才算完整。”

这位大昭寺的大喇嘛主持,向我们介绍的都很详尽,可惜,我怎么也记不住。但是,这次,他真正的给我上了一堂藏传佛教的佛法课。更使我认识到,这里是精神完美的领地,也是体验生命精髓的地方。握手言别后,使我刹那间明白。中国的藏传佛教。博大精深,学无止境,敬无止境,加上这位大昭寺的主持,尽管年轻,然而,他博学多才,他谦虚爱人,也给我心灵上莫大的慰藉。他们太善了,谢谢。

看来,每天上午的9点之后,大昭寺的正门及所有的佛殿都开放,专供香客游人祈福朝拜,这佛地广场真是朝圣者的天下。大昭寺门前那座高大的香炉,香火旺盛的冲天腾云,不时地还要用圣水喷洒。我虽然不懂这些规矩,但这确实是朝圣的心愿所归。据了解,拉萨传统的转经路有三条,现在的沿大昭寺广场一周才是一小转。沿八角街一圈为中转,沿林廓路一圈为一大转(约10公里)。此三条转经路,都是以大昭寺中的释迦牟尼像为中心。

有人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而来的,也有当地而来的,甚至有历经一年半载,才到达拉萨的。他们都是要到这大昭寺来朝佛的,一路风餐露宿,有到达的,也有死在半路的,对死者其同伴将其牙齿敲下来,带到大昭寺,塞进裂缝的大柱中,这证明他的信仰坚定。就是到不了,灵魂也要到达,与佛同在。

我想,大千世界,人类的精神,才是不灭的定律;可以这样说,宇宙有多大,人类的精神世界就有多大。一个人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信仰,有时会达到匪夷所思的境界。

我继续参观着大昭寺,且不说它宏伟、雄奇,也不说寺中供奉的黄教宗喀巴红教莲花生的功绩斐然,也不说一排排长明不灭的酥油灯典故,更不说一幅幅带有传说的壁画,唐卡,更不说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千手千眼佛等每尊圣像。我只注意到藏传佛教眼中圣而又圣的佛殿,里面有文成公主入藏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据传此像为释迦牟尼在世时,按照释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并由释迦牟尼亲自开光。据说这样的佛像,全世界只有三尊,分别是释迦牟尼的8岁、12岁和16岁等身像,在南北朝的时候来到中国,后跟随文成公主到了西藏。而原存于印度的16岁等身像,已在宗教的争斗中被沉入了印度洋。所以,大昭寺中这座12岁等身像便拥有无比尊贵的地位。无数佛教徒不远万里从家乡磕长头来到拉萨,就是为了参拜这座佛像。

说起这文成公主,我这次走进西藏,更觉得这位纤弱的唐代女子太了不起了。且不说她进藏联姻和亲,稳定大局,艰难玉成空前伟业,以及后人评价她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当时16岁的她,从京城到雪域高原,这么长的艰难之路,不但在路上风餐露宿,颠簸难行,还有缺氧、疾病等想不到的灾难。

据历史记载,文成公主走了3年才到达拉萨,一路上肯定是千辛万苦的磨砺,撕心裂肺的思念,各种忧虑、各种惊吓,以及病痛之苦,在当时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不知道她是怎样克服的。现在大昭寺内还有文成公主的塑像,游人与信奉者无不敬慕。出了大昭寺,广场上还有唐蕃会盟碑,为唐穆宗元年至二年间所立,想必这是文成公主的功劳,此碑可谓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物了。广场的柳树,起名公主柳,想必也是后人为了纪念文成公主才有此名。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1   其中:访客  1   博主  0
    • 征文网
      征文网 5

      震撼!祝老爷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